資料來源:周祝瑛(2008)。台灣教育怎麼辦?。臺北:心理。

   請問:教育體制怎麼改?

 

第三節 開放師資多元化的矛盾


    如前所述,師資多元化無非是希望透過市場競爭機制來提昇中小學教師的品質,然而後來卻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值得注意。

 
一、師資培育機構的種類變化
    從圖4-6可以看出,我國過去20年間師資培育機構的數量,整體而言是持續增加的,從1997年的49所,至2006年的75所,9年間增加了26所師資培育機構。
整體而言,師資培育機構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為「師資培育學校」,是指師範大學或是教育大學而言,此種類型的師資培育機構變化不大,唯2005年台南師範學院、台東師範學院、嘉義師範學院改制為一般大學之後,師資培育學校的數量從12所減少為9所。
    第二種為「師資培育系所」,是指一般大學經教育部核可之後所設立的教育相關系所,其設立教育系所之目的是為了培育師資。師資培育系所於2003至2005年呈現巨幅變動,從18所增加至33所,之後又從33所縮減為9所。然而,未被教育部核定為師資培育系所之學校,大部分被歸類為「師資培育中心」,因此整體數量上並未呈現巨幅變動。
    第三種為「師資培育中心」,是指一般不具有教育相關系所之大學,經教育部核可之後所設立的師資培育機構。此種師資培育機構是三種類型之中,數量增加幅度最明顯,自1995年的23所至2006年的57所,11年間增加幅度為147.83%。


二、師資培育人數變化
   自1995年開放師資培育多元化之後,師資培育人數呈現逐年擴充的情形,從1995年的9,719人至2002年的20,274人的巔峰狀態。換句話說,這段期間師範校院的招生數逐年減緩,教育學程的招生卻是大幅增加。一直到2004至2006年,師資培育人數開始呈現大幅萎縮之情形,尤其是學士後學分班,而師範校院之招生也逐年減少(參見圖4-7)。


三、少子化對中小學師資的衝擊
    此外,由圖4-8可以得知,近年來我國少子化的情形日益嚴重,尤其國小新生數由1992年的315,424人,降至2007年的286,163人,降幅約為9.28%。教育部並進一步估計至2012年時,國小新生數將會降為200,746人,20年中預計降了約11萬人。至於國中新生數則由1992年的396,589人,降至2007年的318,056人,降幅約為19.8%。教育部估計至2018年時,國中新生數將會降為198,604人,26年中預計降了近20萬人,問題相當嚴重。
    根據教育部所推估之師資缺額人數,國小部分所需之國小教師缺額遠比供給的師資培育量來的低很多(見圖4-9)。2004年,國小師資缺額為1,608人,師資培育數量為7,960人,其中儲備教師多達6,352人;2008年,國小師資缺額為-1,759人,顯示出國小師資之過剩,然而,當年度的師資培育數量為7,178人,在在顯示出國小師資培育的供需嚴重失調,國小師資培育數量並未隨著國小教師缺額而起伏。換言之,師培市場機制的失靈,造成現今流浪教師的產生。
    至於國中部分,根據教育部所推估之人數師資缺額,由圖4-10可得知,國中所需之教師缺額遠比供給的師資培育量來的低很多。2004年,國中師資缺額為6,844人,師資培育數量為8,940人,其中儲備教師多達2,096人;2008年,國中師資缺額為5,108人,當年度的師資培育數量為8,547人,國中師資培育量仍多於國中師資缺額,此外,國中師資培育數量並未隨著國中教師缺額而起伏。換言之,市場供需機制的失靈,亦是造成現今教師供過於求的嚴重後果。


四、從師資培育看教育體制問題
    1994年以後,開放師資多元培育,透過教育鬆綁,解除過去長期的教育管制,讓一般大學也可以培養教師。這些改革無非是希望在教師培育方面引進市場機制,透過自由競爭機制,從而提昇教師素質,也一圓許多非師範系統的青年學子擔任教師之夢。然而,如同前面的廣設高中、大學政策之後所衍生的一連串問題,師資培育制度多元化之後,也出現了許多後遺症,讓人不禁質疑:自由市場機制是否能無限制地應用於師資培育與教師進用這一方面?尤其後來教育學程開設浮濫,造成大量的儲備教師數量,再加上學齡兒童人數下降,教師市場需求減少等錯綜複雜因素,甚至出現流浪教師問題。雖然教育部已經透過評鑑機制,要求各校減班,但整體師資培育生在面臨就業極端競爭與僧多粥少的不合理情況下,不但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許多優秀青年不得不選擇轉行,是否在不到幾年之後,將影響整個教師行業的新陳代謝,甚至出現找不到優良教師的窘境,中小學的品質如何保障與提昇33?


    另外,在少子化的趨勢下,為了培養符合小班且精緻化的教學,培育多元專長的優質教師已經是各國師資養成的重要趨勢。目前台灣師資培育養成課程仍局限在許多傳統的領域中,缺乏多元、新興的專業,如培養與結合心理諮商師、特殊兒童物理治療專長、外語、網路設計及閱讀等多樣化的跨領域專長,以因應新一代學生的需求。


    至於在國內家庭結構急劇轉型、隔代與單親教養日漸增多、外籍配偶子女人數增加與學生問題與需求多樣化(如M型趨勢)之下,如何藉著少子化的趨勢減少班級人數、增加教育資源,引進多元專長的師資,來提昇教育的精緻化與優質化發展,應是當務之急。然而目前政府的做法,反而是在少子化趨勢下,朝刪減班級數與裁併邊遠地區小校方向進行,導致各中小學為顧及教師人數與班級配課等問題,而不敢聘足正式教師的員額,改以代課教師等做法,讓原本的師培問題更雪上加霜!


    唯一令人稍感欣慰的是,日前行政院通過教育部「國中階段精緻國教發展方案」,將促使國中小班化,自2009年8月起,國一每班人數逐年降低,每年約可增聘200多名新進教師34。

  論文及著述  跋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