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周祝瑛(2008)。台灣教育怎麼辦?。臺北:心理。


        三
月大選前,許多人都在問︰
誰能改變台灣?大多數的民眾都渴望這次總統大選可以為台灣帶來重大改變,不只為年輕人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也能關注國家的永續發展、生態環境,以及社會風氣。因此,做為長期關心台灣教育改革的一份子,有必要寫這樣一本書,來請教總統︰接下來,台灣教育怎麼辦?
 
教育雖成全民運動,但教改不算成功
        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的教育有不少可以引以為傲的地方,例如︰國人深信教育可以實現個人力爭上游的夢想,因為連三級貧戶的阿扁都可以當上總統。整個社會很重視孩子上學這件事,家長寧願省吃儉用,也要提供孩子的教育及補習費用。我國教師這一行工作穩定、地位崇高,是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行業。尤其這些年來教育改革成了全民運動,很多人不認識經濟部長、財政部長,可是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教育部長是何人?可是相對的,我們在教育上也處處存在著弱點,如整個社會仍然太重學歷與文憑,忽略孩子的性向與興趣,以致於十多年來的教改,仍然換湯不換藥,升學壓力依然沉重,學校教學仍備受考試所宰制,學習充滿枯燥與缺乏樂趣!父母的經濟與精神上的壓力,隨著孩子的成長而加大。而六、七年級的父母到底與他們四、五年級的父母在理念與做法上有何不同?否則,為什麼這一代的小孩仍然活得不輕鬆?


        難怪當年有教改火車頭之稱的李遠哲先生,曾感嘆地把教改不成功歸納為三個原因︰行政不配合,家長理念未改,教師不夠努力。這段話聽來相當刺耳,如果可以加上第四個原因:當年教改會的任務型編制與李院長過度樂觀,忽略了台灣社會的時空背景則較能服人。其實十多年下來,教改成效不如預期,許多人都有責任。例如:九年一貫實施之後,我曾請教國一的老師比較當前學生和以前的不同?得到的答案是︰學生的數學、國文、閱讀能力等變差了,但現在比較勇於表達、能寫報告、個人主見強,且英文程度較優。可見這些年的教改利弊得失兼而有之,很難一時加以釐清。尤其,前教育部長曾志朗也提到,他看這些年的教改大都在制度、技術面上打轉,如︰教科書的修訂、開放師資多元化、以基本學力測驗替代高中聯考。至於有關教育的內涵、教育價值理念方面等較高層次的理想,則幾乎都沒有著墨。後來他提出了生命教育與學童閱讀運動,就是認為教改除了注意制度技術面外,更應該關注教育的核心價值。

外國能,我們能嗎?
        這幾年來,筆者參訪過一些國家,也常有機會觀察自己與國外的小孩怎麼上學與如何適應社會的快速變遷。在與不同國家的家長與教育人員交換心得時,大多數人這樣回答︰我們雖然無法替孩子預備未來的道路,但至少可以協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從小就養成閱讀興趣,多鼓勵孩子思考、發問與嘗試。至於學校中,則想辦法多搭建一些讓學生展現多元智能的舞台,讓他們肯定自我、培養自信心……。


        回頭再看看同樣是國際學生學業成就名列前茅的芬蘭、荷蘭與紐西蘭等小國,為什麼他們的中、小學生可以輕輕鬆鬆的上學、回家少有功課、假日更沒有因寫功課而影響全家生活,可是他們的學業成就照樣很好,學生喜歡閱讀與上學。可是相對之下,台灣學生為何需要花那麼大的時間、金錢與力氣,大多數從國中開始就必須過著慘澹的六年國、高中階段,過程中除了考試壓力,他們也付出了許多人生的代價,如健康(包括近視)與學習的胃口。結果最後,許多好不容易才擠入大學窄門的年輕人,卻成了只會享受、由你玩四年的一群新鮮人?!


        仔細想想,到底芬蘭、荷蘭與紐西蘭這些國家的教育是怎麼辦到的?如同台灣一般,北歐的芬蘭也是個缺乏天然資源(只有森林)、不到兩千萬人口的非英語系小國,曾經被鄰國統治了八百年,至今仍被三面強國圍繞,遲至1917年才獨立(比我國的辛亥革命晚),社會與經濟條件未必強過台灣多少。在1990年時代,甚至因亞洲四小龍的崛起,國內失業率高達16%∼20%,當時政府不但未減低對教育的投資,反而在全國經濟最困難的時候,全力進行教育改革,結果幾年下來,不但提昇全民素質,芬蘭的孩子連續在PISA等國際測驗的閱讀、數學、科學奪魁。也因為政府清廉,在2002年環境永續指標(ESI)連續兩年蟬聯世界第一。很少人知道舉世聞名的Nokia手機來自這個國家,電腦中的作業系統(OS)Linus產量占全球的20%∼30%,幾乎與微軟(Microsoft)相抗衡。芬蘭人為什麼能在強鄰環伺之下突破重圍?芬蘭競爭力連續三年全世界第一,政治透明度也是世界第一,人民可以透過網路來投票選舉。尤其如何能締造世界環境評比第一的佳績,仔細深究,原來是重視教育的緣故!芬蘭的家長經常帶孩子上圖書館、一起閱讀。他們的老師常常花很多時間在準備問題,鼓勵孩子多思考、多發問!不像我們的老師多在準備教學與出考題。


        另一個國家如愛爾蘭,也是在非常貧窮的時候去拚教育,讓每個勞工免費可以讀到高中階段。結果民眾素質大為提昇,吸引國際投資,幾年內就成為歐盟收入第二高的國家。相對於現在的台灣,與當年這兩國的情況類似,國內經濟困難、教育經費面臨緊縮,但我們的政府卻常對民眾說︰「沒錢沒辦法做事」,與芬蘭、荷蘭兩國家相反,人家都不是在很有錢的時候才去拚教育。尤其是芬蘭,1992年以前的情況與我們相仿,學校中也是以考試、分級為主。只是後來他們反省︰如要面對未來,教育上就不能再以考試為主。並開始提倡教育改革,結果芬蘭的技職教育不但在教改後成功的加以保留,且與全世界(如︰大陸)做很多實務上的合作。


        至於全球民眾平均年薪第二高的愛爾蘭,更是在1970年全國大飢荒的時候,政府下令大力投入教育改革,要求每個國民要讀到高中,因此為日後優質的人力奠下基礎,吸引外資大量進入設廠,成為近年來歐洲興起的奇葩。至於南半球的紐西蘭也是在1980年代,因歐洲共同市場的興起,畜牧產品無法銷往英國,導致整個社會福利國家幾乎瓦解。沒想到在經濟蕭條下,政府反而大力進行教育改革,終於讓她的文化創意產業(如電影「魔戒」)、環境旅遊、醫療與海洋研究揚名世界,還有歷年來的國際教育評比深獲好評。


        總之,這些國家都曾經一度重視考試成績,可是後來他們發覺重視下一代生存技能的學習比紙筆測驗更重要,結果都走對了教育路線!而且沒有因為教育改革就犧牲教育機會的公平性,學生的學習不會因家庭背景而被放棄。這些國家的義務教育表面上雖只有九年,但是94%的學生可升到高中、高職,另外小部分人可以讀完十年義務教育即可就業。相對之下,台灣教育太重視前1%或2%的學生,後面的學生反而沒有好好照顧,中輟生造成的社會負擔非常大。而芬蘭的中輟生(包括身心障礙人士),有26%受特別照顧,其中77%接受非全時補救教育。另外,芬蘭有上千間的公共讀書館,每5千人一間,吸引小孩與大人。

技職教育不可偏廢
        如同國內外的許多研究顯示:未來全球化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本而非資源。芬蘭上課時數一年只有190天,而台灣卻是全球工時第一的國家,學時也很長。我們的小孩出生率下降、小孩人數減少了,但是補習班的學生卻增加了好幾倍,從早到晚都在讀同一套書,畢業後得了知識厭食症。芬蘭上課加功課一週只有30個小時,寒暑假沒有輔導課也沒有功課,而台灣學生花在讀書上的時間這麼多,但競爭力卻不盡理想。


        此外,芬蘭老師重視的是︰學生自己是否學會成長的方法,而不是成績。從該國推展教改以後,強調的就不再是成績,而是在課堂上,可以做一個集體的作業(如︰編一份報紙或雜誌)。在過程中,優秀的學生與學習弱勢的學生分在同一組,互相幫忙。反觀國內,我們的老師與學生都很認真,但學習價值與方式太過一致性,太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分數、名次競爭,以致許多資優生壓力沉重,弱勢生沒有獲得照顧。另外,芬蘭技職教育的學生比一般大學生多出很多,高中生只有55%進入大學體系,其他則是進入技職體系,但技職體系與一般大學體系的人數,約是6:4,原因是他們很強調終身教育,有許多回流的成人回到學校繼續學習。由此可見,他們的技職體系比一般大學還要蓬勃發展,連芬蘭總統的小孩也是選擇就讀技職體系來發展。

偏頗的十年教改政策,如何導正?
        台灣在面對少子化趨勢,已經有一些學校招不到學生,但強迫這些學校退場也有問題,因為這些科系的建立也非一朝一夕。從芬蘭的經驗來看,其實這些招生不佳的學校可以轉型為成人學校或社區學院,把眼光放到未來,提供全民終身學習的機會。芬蘭的教改特色是他們沒有否定過去,而是教育民眾因應不同時代的快速變化,去面對未來而調整。尤其作父母的需要跟著時代改變,而不是在理念上還停留在自己過去的聯考文化中。因為真實世界裡很多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學校的教學也應當體認這一點,不要老是以考試來代替評量,以分數代表學習成果。花長一點時間去設計讓孩子真正動腦筋的解決方案,會比以計時考試來得有趣與有效。何況現在的社會非常重視合作,如何從小教小孩找到自己的長處,並願意和別人合作與分享,可能會比送孩子上才藝班、去補習來得迫切與重要。


        無論芬蘭、愛爾蘭甚至紐西蘭的中、小學課程都相當重視多元與實用,例如:芬蘭人在高中畢業前,需學會自己生存的技巧(野外求生、烹飪、蓋房子等)。紐西蘭人在國小畢業前,幾乎都要學會海上求生、划獨木舟,到了中學需學會登山、露營,甚至到海外自助旅行等。
回頭再來看看我們的孩子,早上七點半到校,下午五點放學,還來不及回家吃晚飯,就匆忙趕到補習班。週末不是在床上補眠,就還是上補習班。問他們最關心的無非是要準備考試、升學,很多人生的體驗都是空白。上了大學之後,除非考試,很少人會上圖書館查資料、看閒書。與先進國家相比,我們的學生整體而言不夠好奇、少有閱讀的習慣,更不習慣發問。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能做什麼?政府又能替我們做什麼?

教改下一步怎麼走?
        從2003年與黃光國教授等人所發起的「教改萬言書」,我們痛陳了近十多年來的十三種教育亂象,如:國中自願就學方案、建構式數學、九年一貫課程、「一綱多本」的教科書、內容空洞的「統整教學」、多元入學方案、補習班的蓬勃發展、學校教師的退休潮、師資培育與流浪教師、消滅明星高中、廢除高職、廣設高中大學,及教授治校等。並提出了四大訴求:(1)檢討十年教改、終結政策亂象;(2)透明教育決策、尊重專業智慧;(3)照顧弱勢學生、維護社會正義,與(4)追求優質教育、提振學習樂趣。到了當年8月份,拙作《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出版以後,匆匆已過了四年餘。當時我們提出的十三項教改亂象 ,不少已經有所改進,但也有些問題仍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尤其升學的壓力仍然沉重地壓在每個青少年的身上,補習班生意依然興盛,而許多大學生仍舊面臨工作不易與薪資不高的窘境。
        因此,面對國內外愈來愈強烈的競爭,誰能來改變台灣教育?趁著總統大選的激情過後,筆者完成了這本《台灣教育怎麼辦?》,分別針對歷年來的教育部長、教育部、教育政策、教育體制、教育新聞與未來台灣教育的走向等六大方向,逐一探討與評論,其目的無非是希望延續對十多年教改的反思與檢討,並試圖找出解決方法與建議。在過程中更有機會重讀十多年前的「四一○教改大遊行」四大訴求,以及李遠哲院長所規劃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並對照今、昔的時空與國內外環境,思索當時「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國際化」等五大教改的目標。事隔十多年之後,當年這些崇高的理想目標與具體建議,究竟實現了多少?需不需要重新回頭來重新檢視這些問題?下一階段的教育,該怎麼辦?怎麼樣才不致於再「穿新鞋、走舊路」,重蹈過去的覆轍?台灣教育的下一步該如何走?期望與關心台灣教育的人士共勉!

謝詞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以下幾位朋友:黃光國、吳武典、劉源俊、郭為藩、吳清基等師長的指導與關心。王玲惠、高正忠、黃毅志、黃耀南、胡悅倫及Amy Roberts等學術同仁提供寶貴意見。政治大學負責、認真與充滿創意的助理們:吳佩璵、陳逸芸、謝雅君、蔡易瑾、吳毅然、汪立琪、侯如紋和李宏庭等同學的大力協助。還有新店七張禮拜堂周獻崇牧師與陳秀英師母的代禱,心理出版社洪有義董事長、林敬堯總編輯的盡心協助出版;許多媒體朋友,如聯合報張錦弘先生等,及其他不便具名教育部等政府部門的朋友,還有更多默默關心「教改總體檢論壇」夥伴的支持與協助,在此一併至上最高的謝忱。另外,承蒙美國傅爾布萊特基金會的獎助、吳靜吉教授的鼓勵,還有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問題研究中心Ron Suleski、田文浩等同仁、羅德島大學王志鴻教授與周雅音表妹等的熱忱接待,都是幫助我完成此書的幕後動力。乾爹段裕如一家人、乾媽王君秋等的鼓勵,讓我再接再厲。另外,更要感謝我親愛的家人多年來對於筆者的包容與忍耐,沒有家母的叮嚀、外子的支持與孩子們的獨立,筆者不可能專心遨遊學術、一圓年輕時俠女的夢想!他們全都是上帝賜給我最寶貴的禮物。


        最後,謹將此書獻給先父胡金台先生,筆者想對他說:阿爸,豬肉攤上的教育家,希望沒讓您失望!




謹誌於台北縣•新店碧潭
2008年3月21日深夜

 論文及著述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