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女性擔任公共知識份子的困境
傳統以來,在大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或是公共知識份子的探討上,通常不涉及性別差異的問題。但事實上,學術界,尤其在華人地區,性別的差異程度更甚於西方國家。從作者數年前曾經針對全國男、女大學教師升等、收入的討論中發現,儘管政府自一九九0年初已經實施同工同酬制度,但實際上在個人總收入(校內、校外總收入)上,在一九九0年初男女每年差距約十二萬新台幣;在工作分配中,大部分女性教授負擔比較多的教學任務、擔任較低職位的行政工作。此外,在大學行政部門的三長中,女性始終為少數。(Chou,1992)這十多年以來,儘管這樣的情況隨著女性加入學術界的人數增加而有所改善,但仍維持男性在升等、收入等方面的優勢。
根據西方研究指出,男、女性大學教師仍有以下的差別待遇:性別刻板印象、缺乏男女同值(Comparable Worth),對女性的表現不像給予男性一樣的肯定,機構本身的差別待遇也可看出,在一些重要職位的安排上,也是以男性為主,包括行政主管的遴選。另外,在人際關係上,學術圈有所謂的「人際關係網絡」(the Oldboy Network),非正式互動團體。對女性來說,在工作之餘或學術發表的場合之外,很少參與宴請,這是因為大多數女性要負擔家務,無法在夜晚或假日外出參與社交活動。因此,有些研究指出,婚姻,尤其有兒女之後,對女性在學術出版、成就表現方面有相當負面的影響。(Chang,1995)
誠如許多專業團體一樣,學術社群原本是由一群有特殊興趣、經驗、資源的大學教師組成,本身具有相當獨特的文化與特性,例如:多數大學教師在此行業皆表現出相當獨立的學術自主精神,或個人成就表現,來完成個人自我信念的追求。許多人也認為,學術表現的評鑑應基於個人表現(merit)而不應該存在任何差異。不過舉世來看,大學教授這一行仍由男性主導,女性的職位通常較低。因此,在學術界上,女性是屬於少數的團體,也處於偏低的級職,專業的領域也都集中在利益較少的部分,例如:教育、護理、文學等。研究顯示(周祝瑛,1999),女性在大學教職上並未受到兩性的平等待遇,大學教師在任用、酬勞、升等、永聘(tenure)的過程中,仍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待遇。
不過不論是薩伊德或是其他研究都對性別議題有所忽視,因為多數學界人士認為原本在學術界,知識份子的批判角色早已是跨越性別界線的(邱彥彬譯,2003)。薩伊德曾提到,由於知識份子無法改變其出身及既定的語言、國籍、性別情況,因此他可以善用語言達到為弱勢族群伸張正義的目的。只是以國內為例,迄今多數參與國家政策與規劃制定的仍是男性為主。以台灣教改為例,從行政院教改委員、歷任教育部長、到民間教改人士幾乎都是以男性為主的情況,即使女性有參與也多從母性的觀點進行教育改革的實踐(參閱:「誰捉弄了台灣教改」一書中的李雅卿與孫德珍校長)。在整個公共議題中,即使如教改,女性角色常常被邊緣化,性別的議題也往往受到忽略。
對於學術界的女性來說,在參與公共事務時,性別差異似乎很難避免。從國內近年來參與教改公共論述,包括扮演反對權威與挑戰教改一元化的團體與個人中,無論是最近參與的「教改萬言書」、「教育發展的新方向—為教改開處方」、「全國教育發展會議」等公共論壇,皆可看出女性教授參與的比例甚低,若有,也往往因形象比較突出,備受壓力,甚至出現影響其日後研究計劃申請不利等後果。對於女性大學教師而言,在實踐公共知識份子的任務時,可看出女性教授的處境相當艱難。
陸、結語:擔任女性公共知識份子與追求教師專業成長的相互矛盾
誠如薩伊德所言,真正能夠履行公共知識份子角色的大學教授並不多見,因為要面臨社會主流價值、族群、性別等各方面的壓力,甚至會遭受學術專業群體的反彈。從過去許多例子來看:在台灣從事公共事務時,可能會對大學教授本身的專業成長造成負面的影響。因為除了教學之外,在研究機會以及社會服務的空間上,都容易因為個人參與公共論壇,經常曝光,而遭到學術同行的異樣眼光、嫉妒甚至出現打壓的情況。
進一步來說,女性大學教授在扮演公共知識份子的角色時,更容易面臨到比一般男性教授更多的挑戰。除了可能遭到上述問題外,也經常面臨到個人、生活、家庭與事業的重擔及角色衝突,甚至在社會參與中,得不到同行的支持。這樣的情形,使得女性在扮演公共知識份子的角色時更加不易。
儘管如此,如同薩伊德一生所標榜與奉行的一般,在大學教師的專業成長上,仍需要透過擔任公共知識份子角色來拓展個人關懷的視野,增加對世俗社會的回應;而另一方面,也同時必須面對主流社會的質疑與挑戰。因此,在扮演公共知識份子的角色時,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及堅強的意志,否則會受限於行業內研究空間的擠壓及經費來源的限制,影響個人日後專業成長的機會。這也正是現今台灣公共知識份子,尤其女性大學教師所必須承擔的後果。
參考書目
中文
何琦瑜(2003)。品格大不如前。天下雜誌(教育專刊),第287期。
何榮幸(2003)薩伊德留下的難題。中國時報,10月7日。
李金銓(2002)台灣媒介需要在解嚴。中國時報,2002年11月30日,A4。
邱彥彬譯(2003)認識薩依德 ── 一個批判的導論。台北:麥田
金耀基(2003)。《大學之理念》。台北:時報。
吳清山(1998)。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23。
周祝瑛(1999)。大陸高等教育問題研究─兼論台灣相關問題。台北:師大書苑。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心理。
周祝瑛(2003)。粗糙評比無助教學品質。中國時報,2003年10月21日,15版。
單德興(2003)。代表:再現知識份子,薩伊德個案分析。當代,2003,194期。
單德興譯(1997)。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
楊振富譯(2000)。《學術這一行》。台北:天下文化。
錢永祥(2000)。略談“公共型”的知識份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0月。
劉念才,程營,趙文華(2002)。我國名牌大學離世界一流有多遠。海峽兩岸教育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之改革與前瞻」論文集。
英文
Chou, Chuing P.(1992)Gender difference in the academic reward system: A nationwide study of faculty members in Taiwan. unpublished, Ph. 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hang, F.C.I.(張家宜)(1995)。How and to what extent are women and men treated differently in faculty hiring in Taiwan ? unpublished .Ph. D. thesis , Stanford University.
Kennedy. D(1997)Academic Duty.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hurow, Lester(1967)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New York : Macmillan.
Said, Edward. W(1979)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 NY: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