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周祝瑛(2008)。台灣教育怎麼辦?。臺北:心理。

   請問:教育體制怎麼改?

 

第五節 當教育體制遇到人口

 
    從以上的高中職、大學與技職校院、師資培育和多元的升學管道,可看出十多年來的教育改革仍然是透過「自由」與「鬆綁」的主軸,來提昇受教機會與品質,透過教育體制的改造,以及數量上的開放,來增加人民的教育選擇權。這樣的政策考量原無可厚非,只是整個政策訂定的過程缺乏對台灣社會的整體評估,尤其試圖以數量的鬆綁來增加市場的競爭力,進而提昇教育的效能與品質,在台灣的教育生態中,這樣的假設並不一定適用。舉例來說,人口少子化的問題日後成了上述鬆綁政策的罩門: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台灣出生人口早在1985年跌破35萬人,開始出現了少子化的趨勢,往後除了適逢龍年之外,出生率即不斷下降,到了1998年更已跌破30萬人,2007年甚至只剩下20萬4千人45。


    但是,1994年政府為回應民間提出的「廣設高中、大學」,吳京部長上任後開始開放高中職,導致高中職校數在1996至2001年增加幅度最多,大學與技職校院也是大幅的擴充。隨後,10年下來師資需求量逐年減少,師資培育量卻逐年增加,從1995年的9,719人到2006年的14,342人,以致2006年的國小教師甄試錄取率為1.9%、國中教師甄試錄取率為4.9%;這種教師供需嚴重失調的現象,政策主導者難道沒有責任?
由此可見,政府在訂定廣設高中、大學及開放師資培育機構設立等政策時,並未將人口變化等相關因素納入考量,以致出現政策的盲點,這也是目前各校出現招生困難的原因所在。1999年出生的孩子在2005年已讓小學招生人數首當其衝,2014年左右高中職招生將面臨嚴重缺額的困境,2017年則輪到大學招生嚴重不足。當務之急,對於上述高中職以上的教育問題,必須在維持多元精神下,重新思考計畫性培育的重要性,並且協助各校儘速轉型。


    另外,教改十多年下來,整個技職體系也受到相當嚴重的壓縮,尤其是高職、專科階段,不斷出現學生人數的大幅銳縮與學校經營困難,甚至出現工廠閒置與設備老舊等問題,在質與量上都不令人滿意。至於技職校院,則因升格速度過快,配套措施不足的情況下,加上學校過多、缺乏辦學特色等問題,導致原有的技職體制優勢不再,學生素質低落,又要面臨評鑑與退場等壓力,整個教育體制的轉型,出現質與量不相符的嚴重問題。


附錄 歷任教育部長任內大專校院與技職校院改制一覽表46

 

  論文及著述  跋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