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周祝瑛(2008)。台灣教育怎麼辦?。臺北:心理。

   請問:教育體制怎麼改?

 

第二節 廣設大學,壓縮技職


一、大學與技職學校數量的變化
台灣光復以來,高等教育的發展政策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15。


(一)停滯階段(1945∼1953年)
    此一時間適逢二次大戰結束,台灣主權驟然回歸、政治上動盪不安、經濟改革的迫切,高等教育之擴展自是無暇多顧。到了1953年底,共計有大學4所,專科學校5所。
(二)成長階段(1954∼1972年)
    內外情勢的日趨穩定,以及為配合經濟發展政策,大學校院及專科學校大量設立,並積極鼓勵私人設校。至1972年底,計有大學23所,專科學校76所。
(三)限制階段(1973∼1985年)
    確立高等教育重質不重量之政策走向,不單是因為遭逢一連串的外交挫折,又面臨國際上石油危機,同時政治反對勢力崛起,並且前一階段專科膨脹過速,教育品質堪虞,是故開始長達13年整頓校院、停止增校的限制階段。以1984年李煥部長時代為例,國內僅有22所大學(公立9所、私立13所)、77所專科學校,大學生總人數僅有173,908人,約占總人口(19,069,194人)的千分之九。
(四)開放階段(1986∼1996年)
    受到解嚴前後自由化的呼聲,以及長期抑制高等教育發展的做法影響,1985年起李煥擔任教育部長的第二年,行政院決定開放新設私校的申請。到了1996年,國內已增至67所大學(公立37所、私立30所)、70所專科學校。
(五)擴張階段(1997年迄今)
    從1994年四一○教改聯盟提出「廣設高中、大學」的口號,1996年教改會也予以呼應,於是我國的大學數量開始出現擴張趨勢。大學生數量從1984年的17萬3千多人,成長到2007年的112萬人,增加約6.5倍之多,其中大學148所(公立51所、私立97所)、15所專科學校,共計163所大專校院,高教擴張的程度達到歷史新高16。
    從以上的發展過程(參考圖4-3),以1984年李煥部長時代為例,我國國民平均所得只有4,000多美元,國內僅有27所大學(公立14所、私立13所)、77所專科學校,大學生總人數僅173,908人,約占當時總人口(19,069,194人)的千分之九,整個高等教育仍屬於菁英式的培育方式,通過大學聯考仍是多數學子夢寐以求的目標。尤其當時國內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且深受政府的管制影響,無論是公私立學校的設校、規模、招生、課程,尤其在數量擴充等方面,政府都採取相當嚴格的控管措施,大學的擴增十分有限。一直到1994年之後,台灣高教數量(校數與學生數)快速增加,其中若包括五專、大學、技職校院與碩博士學生等高等教育學生數,2004年已高達1,334,998人,占總人口的5.90%,高於美國的5.77%、日本的3.17%、中國大陸的1.49%,僅次於韓國的6.66%18。


二、大學與技職校院學生人數的變化
    從表4-1可以看出,在大學與技職校院的總人數變化上,從1995年的314,499人至2005年成長為938,648人,增加了近三倍之多。其中普通大學校院的部分,人數從1995年的298,175人到2005年的501,909人,10年內增加了約20多萬人。相對之下,從圖4-4亦可看出,技職體系也經歷了很大的消長變化,其中自1995年開始的16,324人,增加到2005年的436,739人,共成長了近27倍之多。


三、從技職校院看教育體制問題
    1994年以來,「廣設高中、大學」變成教育政策的一大核心主軸,技職體系也不例外。早在1964年起,為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需求,政府大量核准私立專科學校的設置。1991年開始核准專科學校升格為技術學院,到了2006年時,技術學院數量已經有46所,歷時15年,成長率約3倍。另外進一步從1997年起,開始核准技術學院升格為科技大學,2006年時科技大學已經有32所,歷時9年,成長了3.5倍21。
然而技職體系的迅速擴充,也引起了一些後遺症,包括:


(一)升格過度快速,品質堪憂
    有些學校在5、6年內就快速升格、改制,許多配套措施不足,造成教育品質的低落。尤其技職體系師資多由國內外一般大學研究所培育,普遍缺乏實務經驗及實用技能,所培育之人才無法符合企業用人之需求。師資評鑑、學校評鑑皆與一般普通大學無異,仍向普通大學看齊,例如:發表SSCI的論文數。然而,技術學院、科技大學的設立宗旨與一般普通大學並不相同,無法相提並論。
(二)技職校院升格、改制,易放難收
    國內技職校院的快速擴充與升格,與「四一○教改遊行」、教改會的建議,以及前教育部長吳京任內提出「開闢技職教育的第二條國道」之教改政策有關。技職學校的升格開始推動之初,只是針對績優的高職、專科學校改制技術學院並附設專科部而來,至1999年改制辦法修訂,取消「一年只允許6所技術學院改制」的限制後,開始有大量的大專校院升格。從歷任部長任內所核准的大學暨技職校院升格數量來看,杜正勝在位4年期間,共有40所學校升格改制成功;曾志朗在位1年9個月共37所學校通過;吳京在位1年8個月共30所;但在平均升格幅度來講,則以楊朝祥11個月的任期中升格了28所學校,為歷任部長任期中升格速度最快的一任(如表4-2、圖4-5)。
(三)私校升格,定位不明
    另外,由調查中可見(參見本章附錄),大學與技職校院的數量擴增有很大的部分是源於私立專科學校的升格,其中校數增加最多的是在吳京部長任內,從原先59所擴增到66所,可謂開啟國內高等教育數量擴充之先。這可能與國內特殊的環境有關,因過去私人辦學雖以大學為首要目標,但礙於現實無法直接辦大學(如經費、法令規定等問題),於是先辦專科再伺機轉型22。故一旦法令與政策限制鬆綁,在可以擴充系所與招生名額、增加獲得政府補助金額等誘因,以及現今家長認為學院不如大學的社會價值觀念之下,許多學校紛紛追求改制,自專科學校一路升至技術學院,再改名為科技大學!導致從1987到2007年的21年內,專科從68所降至15所,而技術學院從1所升至41所;1997年第一所科技大學成立後,短短10年內科技大學也如雨後春筍般從0所發展至37所(表4-3)。其改制的過程更是以「速成」見長,平均每校不用5年半即從專科搖身一變成為科技大學!這種現象令人憂慮,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學校在質與量上是否都已做全了準備?而各校擴充校地,教育部補助資源稀釋,是不是也是另一種教育資源的浪費?以台灣彈丸之地,目前大學校院密度之高,幾乎世界少有。加上部分招生與資源困難,後繼無力。一旦評鑑不通過,又面臨停招、減招甚至關閉等命運。除了辦學者缺乏投資前的風險評估外,政府政策忽略了後果評估的預測動作,是否也難辭其咎?將來這些動輒數億投資的高等學府,會不會成為台灣另類的「教育蚊子館」,不無疑問?也著實令人擔憂。
(四)資源缺乏效率,政治介入教育
    以目前160多所大專校院的數量而言,台灣真的需要這麼多的學院嗎?當年政府大量釋出高教資源,難道沒有考慮資源的使用效率問題?許多新設學校與升格的過程,有無討好地方民代及利益交換?尤其在各校改制中,立法委員的介入及護航也時有所聞。因為不乏一些立法委員透過「教育文化委員會」,或是立法院院會來影響教育政策的施行。在立法院的質詢中,有些立委雖表明是為選區民眾謀取福利,但在質詢時卻經常看到他們無視於法令規章的存在,一味對行政部門施壓,以便達成目的23。另外,某些政治人物更為了兌現選舉所開出的支票,不顧後遺症而為。其中,陳水扁總統在2000年總統大選時,所提出的「一縣一大學」政見,是最明顯的例子。因「一縣一大學」政策,宜蘭技術學院、聯合技術學院、台東師範學院、台南師範學院紛紛改制為宜蘭大學、聯合大學、台東大學及台南大學。在大學林立、學費高漲、教育品質低落的時候,陳總統還要順應民意,堅持實踐他「全台各縣市都有大學」的教改理念,以教育做為選舉的工具,這正是一種「民粹式教改」,為了政治而犧牲教育24。即使前教育部長黃榮村也曾經提過,當他上任後馬上就面臨了宜蘭技術學院與聯合技術學院的改制申請案,為了層層把關,確認兩所學校改制成大學後的品質,他足足拖了一年的時間,才勉強同意兩所學校改制成大學25。但結果如何呢?
(五)大學生滿街跑,畢業工作很難找
    各校一窩蜂趕潮流升格、改制的結果,造成十八分也可以上大學、大學畢業生學力不足、大學高職化,更造成一些就業上的問題。根據章英華與黃毅志26的研究結果顯示,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的急速擴充,並未能相對的使畢業生在職場上獲得更好的工作職位及收入,反而他們的職位、收入都低於普通大學與學院,並且與專科學歷者沒有太大的差別。遺憾的是,因為多數人的「學歷升格」,但能力並未相對提昇,這些大學生多不願從事中層階級的工作,卻是當前台灣就業市場中最欠缺的人力層級27。
 

  論文及著述  跋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