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聰教授的大陸經濟政策報告


大陸十二五規劃後台灣銀行業發展機會與未來展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二五」)規畫綱要首次以專章闡述兩岸關係和兩岸經濟合作,其中明確提出加強新興產業和金融的現代服務業合作,推動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其說明瞭中國大陸對「十二五」期間加強兩岸金融合作的高度重視。此外,「十二五」規畫描繪的宏偉藍圖,不僅為兩岸金融合作創造了廣闊空間,也提出了更多要求,需要兩岸經濟界學者、業者不斷創新、積極開拓,相互借鑒、加強合作,共創雙贏.......【全文】2011/10/13


ECFA框架下深化兩岸銀行業合作之研析

就區域地理位置來看,在東亞各國之中,臺灣的地理位置佔有極大的優勢,與正在形成中的亞洲經貿板塊關係密切。同時,臺灣擁有良好的製造能力,以及位處樞紐,若能藉由與中國大陸同文同種的優勢,加深兩岸的經濟合作,共用區域整合後豐碩的果實,不僅可改善兩岸關係,亦可加惠東亞周邊各國。特別是中國大陸銀行業的企業金融業務正在蓬勃發展,一旦兩岸銀行業金融合作進一步深化,臺灣銀行業將可提供中國大陸銀行業融資中小企業之經驗,共同打造成功低風險的金融圈.......【全文】2011/10/09


大陸地方債務問題及可能影響

為了因應近年來改革開放後,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大量的資金缺口,大陸地方政府不得不舉債融資來推動經濟、社會事業發展,造成地方政府舉債過多的情形。由於大陸本身財政體制的問題,1994年分稅制改革帶來了許多後遺症。中央財政收入佔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從1993 年的39% 提高到2004 年的57.2%,分稅制改革改善了大陸中央的財政狀況;但此同時,其地方財政的收入也因此大幅減少,埋下了地方債務節節上升的主因.......【全文】2011/09/09


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對台閩關係的影響

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概念被提出後,由於其目標之一為「強閩台合作」,因此海峽西岸經濟區對台閩關係的影響,一直是研究兩岸關係的學者所關注的議題。為了達成「區域經濟聯繫不斷擴大,閩台合作水準進一步提升」此一目標,福建省在近年來頒佈了許多惠台的優惠政策。而這些政策的施行,也著實對台閩關係的發展產生了正面的影響。然而,隨著馬政府執政後,台灣對大陸的政策進一步鬆綁。如何在和緩的兩岸關係下,強化海西區在台閩關係所發揮的功能,便成為海西區位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全文】


和平架構下的兩岸經貿發展與前景

自從1997年政府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民間交流日趨密切;其中,發展最為快速而影響深遠,且利弊又不易清楚說明者,當推兩岸的經貿發展。主要原因在於,大陸長期與外界隔閡,兩岸各處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一旦開放交流,所存在的無限商機,自然會吸引嗅覺敏銳的台商,競相追利。但兩岸政治的對立互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兩岸關係異常複雜,廠商利益與國家整體安全不盡相符,對政府所訂的大陸經貿政策.......【全文】2008/07/18


當前台灣的經濟發展與未來兩岸經濟合作的前景

透過經貿交流,達到互利互補與建設發展,是兩岸共同努力的目標。在間接往來的架構下,兩岸得以發展貿易、投資、郵、電、通匯、金融保險等經貿關係;雙方經貿專業人士的互訪也日趨頻繁。惟兩岸經貿往來也衍生不少問題,協商管道不暢亦使經貿交流秩序難以有效建立。雙方如何經由正式管道商談經濟性議題,實為現階段兩岸開展穩健經貿關係的重要工作。近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不如以往,經濟成長率大幅下降.......【全文】2008/05/16


「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的成效與建議

台灣陳水扁總統在2006年元旦宣示,兩岸經貿政策由「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改採「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政策。台灣行政院隨即在同年3月22日再通過「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配套機制,主要是針對人員、農業、經濟及金融等四個面向建立全面性從嚴管理機制。此外,台灣經濟部研擬赴大陸「重大投資案」審查標準,陸委會並公佈兩岸積極管理配套措施,要求一定金額以上、敏感科技項目視為赴大陸重大投資案件.......【全文】2007/12/26


兩岸經貿之發展趨勢與展望

從1987年兩岸開放交流以來,台灣與中國各自歷經相當重大且深刻的轉變。台灣歷經九○年代的民主轉型,並舉辦了首次的總統大選;而中國也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代,進而帶動中國快速的經濟崛起。在歷經二十年的開放與交流,兩岸經貿的發展也產生相當大的轉變。在地緣、文化、語言與社會的親近性吸引之下,中國吸引一波波的台商相繼前往投資,從早期的傳統產業,一直到近來的高科技產業.......【全文】2007/07/28


政府應如何解決物價持續上漲的隱憂

日前行政院主計處公布4月份代表廠商進貨成本的躉售物價指數(WPI),其年增率攀升至7.83%,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年增率更是飆高到10.41%,為近八個月的新高水準,此一趨勢必將影響下半年的物價水準。雖然主計處表示,基於國人近年來所得成長緩慢、購買力不如從前這麼高,因此廠商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空間不大,即使業者已調升售價,但4月份整體的消費者物價(CPI)漲幅僅0.67%,遠低於主計處的預測.......【全文】2007/05/24


海峽西岸經濟區下閩台合作之現況與展望

近年來兩岸經貿交流更加密切之現象直接反映在數字上,據中國公佈之統計數據,2004年兩岸貿易總額為783.2億美元,近兩年持續上升,2005年增長為912億美元,2006年則破千億美元,升至1078.5億美元。就投資方面,2006年台灣核准投資金額為76億4,233萬5千美元,則較2005年同期增加27.22%,亦創下歷年新高,顯示台商赴陸投資熱潮不減。隨著兩岸經貿的快速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重點省份-福建省,與台灣之間的經貿交流也增多.......【全文】2007/04/07


海峽經濟區之兩岸經貿交流-現況與展望

大陸的十一五計畫特將「海峽西岸經濟區」納入其中,特別加強福建與臺灣的經貿交流。一方面藉此平衡以福建為主的海峽經濟區與北邊長三角、南邊珠三角兩大經濟區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提供台商更多的投資選擇。「海西區」的規畫中,將「閩台合作」視為明確的目標,明顯地涉及兩岸經貿議題,因此,對於兩岸經貿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勢必應該正視,並尋求解決之道。臺灣對大陸的貿易、投資金額日益增加,顯示兩岸經貿交流越來越密切。其中.......【全文】2006/11/19


對中國大陸第五次宏觀調控政策之分析

所謂宏觀調控,是政府著眼於整體社會的經濟運作,實施政策措施以調節市場經濟的供應與需求,進而達到經濟計畫之目標。並且,避免市場經濟帶來經濟週期波動,對社會資源及生產力所造成嚴重的影響。自改革開放後,大陸共進行了五次宏觀調控。首次的宏觀調控是在1978年.......【全文】200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