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大陸Must Know  自

 

 

         隨著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以及國內高等教育環境的變化,台灣民眾赴大陸求學的人數日增。根據統計,從一九八0年代中期迄今,透過正式管道進入大陸高校就讀的台灣學生已超過三千多人。這些人士大多年齡在二十一歲以上,在大陸所讀的專業大多集中在中醫藥、政法、文史及商業貿易等;分佈的學校從北大、清華到廣州暨南、廈門華僑大學等都有他們的足跡。從研究中可看出,雖然每位台生赴大陸求學的動機不一樣,但畢業後卻都面臨著共同的難題-----大陸學歷不被台灣當局所承認。於是有些人留在大陸繼續發展,有的返台後到私人企業工作或自行創業,有些人轉赴歐美等地區求學;還有些人乾脆回到台灣,重考研究所,從頭再來

        從一般留學的定義來看,赴大陸求學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准留學」關係,因為中國大陸究竟屬於「國內」或「國外」尚定位不明,而台生赴大陸求學,也因有著語言、文化等共同基礎,縮短了一般到其他國家求學的「文化衝擊」(cultural shock)等適應過程。儘管如此,這些台生在兩岸關係中可說是極為特殊的一群,在大陸高校中,當地人對他們另眼相看,因為他們是「台胞」,所以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求學-----包括須繳交高出本地生數倍的學費、住在留學生樓、免修政治課程、由學校專人負責輔導。為此,憑著經濟上的優勢,台生在大陸校園中十分特殊。然而回到台灣後,他們又被「特殊對待」,由於學歷尚未被承認,所以求職過程中常無法獲得同等待遇;又因為曾經前往大陸求學,學力水準雖免遭人質疑,甚至懷疑其對台灣的忠誠度,令這些台生的處境更加尷尬。

        如前所述,正因為特殊,這些台生也可能成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群人,原因很簡單:他們比較懂得大陸人的想法。由於兩岸交流已是大勢所趨,故如何掌握台灣現有優勢、培養熟悉兩岸事務的專才,以應付日益繁雜的兩岸交流問題,是開創兩岸新局的關鍵。換言之,與其每年投資大量經費邀請對岸人士來訪交流,甚至送人到西方國家取經、研究大陸事務,不如全力加強本土人才的培育;一方面不但可建立一批長期致力於兩岸學術研究的專業隊伍,鼓勵年輕人從事兩岸法律、經貿、文學、教育種種方面的學習與考察;另一方面亦可以疏導、輔助之方式代替消極限制,對台生赴大陸就學問題採取更具長遠、開創性的作法。

        以美國培養大陸事務專家的經驗為例,根據學者何漢理(Harry Harding1994)的說法,可分為四個階段:1.一九六0年代:由於美國高等教育迅速擴充以及來自政府與民間充沛基金的結果,促成美國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大力研究;自以往傳統漢學重點走向中國大陸研究,並根據中共官方資料分析大陸政權。2.一九七0年代:由於美國經過越戰的痛苦教訓,加上對大陸文革悲劇的省思,改採批判理論,由於整體發展轉向個案研究,套用各種社會科學模式來分析中國的政治變化。3.一九八0年代:「中」美建交後,美國研究人員得以深入大陸考察,採用社會科學的語言和方法,進行田野調查;除了學者之外,亦有大批美國大學或研究生前往大陸,學習漢語,並瞭解大陸民情。4.一九九0年代迄今:美國學界改變過去只重經驗性事務的研究,借用社會科學的概念和法則。在此時間,由於天安門事件發生,致使許多大陸學生滯留不歸,使得美國的中國大陸研究領域突然加入一批通曉中文與中國基層社會且受過西方學術訓練的生力軍。如今美國學界不乏影響該國對中國大陸政策訂定之人士,主要歸功於冷戰間長期對大陸投入觀察,並且開放美國青年進入大陸學習語文、文化等交流措施。

        反觀國內在培養兩岸事務人才,除了維持政策的穩定性與一貫性之外,還必須造就一批熟悉大陸社會背景、具解構大陸情境脈絡能力的人士;不但能夠理解大陸當局與人民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方式,並可就此提出合適的相應措施,在兩岸談判桌上掌握先機,深入問題所在。因此無論開放台生赴大陸就讀或學者到大陸短期研究,可說都是為了培養兩岸事務人才長遠目標著想。無論對岸是敵是友,我方迫切面對大陸越來越龐大的經濟競爭壓力是不爭的事實。誠如今年八月政府召開的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中提出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希望政府當局以更前瞻開放的胸襟面對兩岸交流。會議中,政務委員鍾琴提出:對於大陸最有自信的投資政策,應該是鼓勵強勢企業與產業前往大陸發展,掌握大陸市場,發揮主導優勢。同理可證,在台生赴大陸求學的議題中,何嘗不能參考鍾委員的積極態度,派遣最優秀的人才前往大陸取經。一方面知己知彼,另一方面廣結善緣,誰知道二、三十年後兩岸的領導人不會有同窗之誼出現?

        基於上述的理由,作者覺得有義務撰寫本書,一方面瞭解國人何以赴大陸求學,另一方面藉此釐清若干兩岸文教交流中的問題,讓有意赴大陸求學的人士作一參考。

        至於此書的完成,首先要感謝兩年前國內教育部高教司的委託,有幸與政治大學劉興漢、王瑞琦、譚志強及王文杰等教授合作,完成「大陸高等學校招收台生制度之相關研究」。在那一年中,作者有機會走訪了數十位台生及兩岸學界的有關人士,並實施問卷等調查,在研究過程中於是興起了撰寫本書的構想。兩年來,經過相關研究的佐證補充及調整下重新改寫,而有了目前本書的風貌。基本上,這是一本學術著作,但其中也包含實務層面的參考價值,例如本書所討論的不僅僅是大陸台生問題,尚且包括兩岸高等教育的比較對照、WTO與高等教育的關係、大陸大學的水準與排行,還有著名高校的簡介等,在本書中皆有所著墨。

        本書的完成除了要感謝上述的同仁外,還有以下人士在寫作過程中的協助,他們是:教育部高教司張秀玉科長、倪周華先生、前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教授、政大國研中心劉勝驥教授、淡江大學楊景堯教授及他的子弟游騰穎先生,還有北大的蕭弘德先生,他們的著作與意見,都是作者撰寫此書不可或缺的靈感泉源。另外,國內暨南國際大學的姜麗娟教授提供了WTO相關方面的資訊,彌補了國內有關議題的不足,在此一併感謝。此外,北京政法大學博士、政大法律系博士生王文杰先生,始終是作者對於大陸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諮詢顧問,儘管王博士因大陸學歷不被採認而暫時受挫,但瑕不掩瑜,未來兩岸法律事務終有仰賴之日。

        本書的最後撰寫工作主要集中在今年夏天,還記得作者身扛二十多公斤的書與資料,往返於太平洋兩岸;期間承蒙舍妹祝惠與美芳的生活照顧,令我能夠處在炎熱的邁阿密一角,無後顧之憂,全力以赴。更重要的是作者的一對兒女顥、穎及外子膺宇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是完成本書的主要因素。另外,作者的研究助理:常志環、陳雅惠、關友鈞、李逢堅及陳柏年等人,不時接受作者越洋電話及電子郵件的資料質詢,他們不但是本書完成的幕後功臣也將會是未來學術界的生力軍。最後,要感謝聯經出版公司林載爵總編輯不吝賜教並概允出版。書中如有任何疏漏之處,尚祈讀者不吝指正。謝謝!

                            

 

 周祝瑛 謹誌於

2001825

                                  太平洋上空的華航CI005班機上

 

大綱與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