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態編班」的迷思
【2010/09/06 蘋果日報】
【周祝瑛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全國教育會議即將召開之際,國內不幸出現了廖國豪的投案,剛滿18歲的他應該是經歷十多年教改的一代人,也應該是「帶好每一個學生」理念下的產物,然而為什麼犯下極刑的他在歸案時對台灣的教育發出如此不滿的怨言?同樣是18歲,有多少人正準備快快樂樂的上大學,而這個年輕人為什麼從國中階段就成為學校問題人物?儘管導師與校方盡了極大的努力,仍喚不回這個走入歧途的孩子?
在這場「學校、個人、家庭、與社會大染缸」的四方角力拉鋸戰中,顯然學校教育還是寡不敵眾的敗陣下來!原因何在?少年即步入黑道廖國豪本人及其家庭問題難辭其咎,但十多年來國人一直標榜的「帶好每一個孩子」、「因材施教」與「快樂學習」等教改理念,甚至花了很大力氣去規劃與實施的「暢通升學管道」與「減輕升學壓力」教改主軸,是否仍出現許多漏網之魚,始終未獲被「帶好」的機會!癥結在哪裡呢?而國內還有多少這樣的孩子期待被關懷與拉一把?!
學校是保護孩子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我們的觀念仍然停留在一天到晚在「追求第一志願」、強調「排名比較」的升學主義?學校中依舊充滿:「統一進度」、「統一教材」、「統一考試」、「統一排名」的假性公平競爭,政策上仍然堅持「常態編班」的齊頭式平等,那麼縱使當年廖國豪勉強被導師找回來「上課」,可以想像他在班上會成為多少人眼中的「趕不上進度」、「上課鴨子聽雷」、「拖累全校排名」的「班級客人」,甚至帶壞同學的「害群之馬」嗎?
其實我們的學校在現有的所謂常態編班體制與教師員額編制上,是很難提供課業落後學生或行為偏差學生,可以再出發、可以重新肯定自我的學習機會?目前還有無數在英文、數學、自然學科中趕不上進度,最後喪失學習興趣與自我信心,而準備或已經放棄的中小學生?現行的常態編班方式,其實無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落後的問題!
借鏡歐美減少悲劇
對於那些「學習困難」的青少年,如何讓他們喜歡到學校來「學習」與「正向支持」,必須採用不同的編班方式、分組形式,來從事補救教學、甚至技術或職業等輔導;尤其必須引進各類專業訓練的輔導與社工教師,甚至所有老師需懂得特殊教育及能力分組教學訓練。例如,為了挽救上述這些學習困難與邊緣青少年,美國紐約市曾提供中輟生回到學校繼續上學,市政府頒發獎金等情事;而芬蘭會及早診斷學童的身心狀況,在暗中進行避免標籤化,透過特殊訓練的專業人員協助這些孩子,提供個別教學,且在輔導結束後,盡量將孩子送回原班級,讓其持續學習。紐西蘭則是強調小學教師的能力分組教學訓練,中學時學科能力分班教學等,這些目的都是在透過整個學校系統與家庭系統,來支援特殊需求的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上面可以迎頭趕上,甚至另闢適合他們的學習管道。
面對國內少子化下的小班小校趨勢,高達數十萬來自經濟困頓的隔代教養家庭兒童與青少年,對學校教育充滿無力、無趣與無望。實施常態分班的一般學校缺乏對這類學生提供有效的另類教學、技藝訓練與專門輔導人力。面對這些可能隨時中輟的孩子,國內常態編班的制度必須重新予以檢討。想想芬蘭、美國與紐西蘭等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做法,不只解決他們的學業落後問題,更減少了中輟生誤入歧途、製造各種悲劇的可能!
作者為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