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評鑑之後誰獲益?

 

    周祝瑛 政大教育系教授

 

日前高教評鑑中心公佈了2008上半年九所公私立大學的評鑑結果,雖沒通過率超過八成九,卻出現高達42個系所班制列為「待觀察」名單,其中不乏口碑不錯的政大、清大等系所,讓人出乎意料。教育部表示,如果下一次話,這些評鑑未通過的系所,大多是因專任教師嚴重不足或辦學目標不夠明確,明年再評一次,若不通過,即會面臨關門的命運。

 

其實國內的大學評鑑以往都委外進行,到了20067月才開始由財團法人高教評鑑中心負責,以系所為主。此次評鑑由各系所先進行自評,然後各自訂定發展目標,再由評鑑中心依照系所自訂的目標,進行實地訪談。至於評鑑項目從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課程、教學、學生學習、教師研究及畢業生表現等五項。大學評鑑或有其正面的意義,如可以促進各系所、師生重新檢視個自之學習與教學目標,但這兩年來也為許多學校帶來龐大的壓力。如過程中不但涉及到數十萬人次大學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投入,耗費成千上萬噸的影印書面資料、統計數據與電腦建檔,甚至必須塡答許多不適合數據化與公開化的學術機密與隱私資料等。尤其若干評鑑不佳的系所也可能因此賠上社會聲望,甚至面對政府補助款被刪減或招生凍結的命運。只是在耗費如此龐大人力與物力的大學評鑑之後,被評的大學有無因此而真正改善?

 

在這套評鑑機制下,到底誰獲益了?誠如一位剛剛完成大學評鑑的主管感嘆:當大學為了一次又一次的評鑑而通宵達旦、準備資料,教師們為了系所評鑑成績因而拼國科會研究案業績、投SSCI期刊文章、花錢找廠商進行產學合作、甚至遠赴重洋負笈海外(包括大陸)修博士學位等。這樣下來,還剩下多少力氣可以分給學生?還能有精神進行縝密思考與研究?多少學術主管與大學校長可以擺脫大學被市場化、數量化與階層化的命運?

 

國內大學評鑑固然與大學近多年來數量迅速擴張、入學錄取率與缺額率節節攀升有關,但畢竟台灣的學術圈太小,人情關係很難釐清,只好凡事儘量量化。尤其在追近來為了追求世界一流大學,各大學不分專長科系,以量化(如SSCI SCI EI指標)來排資論輩、用按件(發表上述期刊篇數)來計酬的情形十分普遍。過去所強調的學術自主與專業判斷幾乎很難生存。難怪外籍學者表示:台灣的年輕助學者往往為寫SSCI SCI 論文升等、成天關在實驗室與研究室中,無心與無力於從事社會關懷!

 

話說回來大學是否需要評鑑?幾乎無人會反對。但目前國內學術界往往忽略各專業領域的不同,以理工的標準來要求人文與社會科學,以致於過度強調量化的評比,連政府單位與評鑑中心也忽略這些評鑑量化指標背後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台灣整個學術界幾乎淪為西方資本主義的學術代工與複製所在,大學愈來愈朝向功利化,學術理想與教學熱情愈來愈被澆熄。因此期待這套大學評鑑制度是否可以扭轉這種頹勢?可以鼓勵教師在研究之外能更加重視受教學生的福祉?另外那些已經被評鑑過的系所,可否提供被評心得,甚至對現有評鑑制度進行後設研究,督促大學評鑑發揮振聾啟瞶的功能,讓大學的理想精神得以重振!

 

回其他發表 |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