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案例看台灣高等教育的出路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周祝瑛

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各國人口的成長,加上許多戰後新興國家為了追求社會經濟的發展,紛紛致力於高等教育的擴充,因此,全世界大學生人數從1960年的1300萬,增加到2005年的1億1千萬人。其中大學生人數成長主要在開發中國家 (如阿拉伯國家),高達5800多萬人,增加了一倍。而大學生占同年齡層人口比例美國為72%,俄國為64%,中國有14%,印度則僅10%,可見各國差距很大。至於高等教育數量何以能如此大量擴充?主要是因辦學形式愈來愈多元,如私立大學的數量大幅擴增,其培養人數幾乎佔全球的三分之一。加上愈來愈多的國家發展遠距教學,如空中大學、網路大學等,使得大學得以用各種不同形式提供高等教育。儘管多數國家都不斷在提高教育投資,但由於學生人數激增,每人平均政府投資在下降,以英國為例,政府對每個大學生的教育投入就比十年前減少一半,因此,現在大學生必須付更高的學費,或透過工讀與助學貸款等方式來完成學業。

大學數量快速擴張 教育品質有待提升
相較於國內情形,從民國83年政府回應民間410教改的「廣設高中、大學」訴求,13年中技專校院大幅改制與升格,大專院校學生人數從84年的31萬5千人到94年129萬7千人,成長了4.12倍。同一時間內學校數量從60所增加到162所,成長2.7倍。在大學錄取率方面,也從85學年度大學聯招的49.24%到96學年(今年)考試分發入學已達96.28%,成長近1.96倍。至於18至21歲人口中就讀大學的比率變化,也從74學年度的13.88%,84學年度的27.79%,到94年度的60%,即教改十年後每10名大學適齡人口中,就將近6人在讀大學,且數量仍在成長中。在大學數量快速擴張下,固然增加了國人就學的機會,卻也因教育資源被大量稀釋,大學品質提升有限,加上每年近30萬大專以上高學歷社會新鮮人投入職場,出現了畢業生供過於求的問題。甚至在人口出生率逐年下滑下,有些科系辦學品質不佳、招生嚴重不足,而有被迫關閉之虞。因此,台灣究竟需要多少大學生?國內產業結構能否因吸納眾多高教人才而升級?高教發展政策上如何有效掌握大環境,進行整體教育品質與市場數量的評估與管控?實在是一大挑戰。

印度對高等教育進行整體改革
從國際經驗來看,許多有過台灣類似高教過度擴張的國家,如果政府政策不實施導引或控管的話,大多會出現大專院升格與改制成大學的現象,尤其是一般民眾傾向選擇普通大學就讀而不願上技職院校,因為這是人之常情,如印度、南韓與美國都曾出現類似的情況。1947年印度獨立後把發展重點放在大量發展高等教育。1970年印度高等學校增加了5.5倍。由於當時發展的專業結構失衡,人文、社會科專業高達80%,工、商、醫科等只占15%左右,導致大學畢業生與市場就業嚴重脫節。加上當時經濟結構無法吸納高級人力,致使許多哲學博士、技術員、醫生人才大量外流。這些問題迫使印度在1980年代中期開始對高等教育進行整體改革,包括發展高等函授教育,設立世界大規模第二的開放大學。實行學位與職位分離制度,減輕盲目追求學歷的問題,要對雇主對求職者不只看學業成績和文憑證書,還需考慮工作上的知識、技能和態度要求。把教育、培訓計畫與就業相結合,建立類似的證照制度。由大學撥款委員會成立了獨立的大學評鑑委員會,進行高等教育評鑑工作。另外在1992年更加提倡如何開發大學的科學研究潛能,尤其針對尖端科技領域,鼓勵大學與其他機構合作。如今印度的電腦軟體設計舉世聞名,應與此高教政策有關。

韓國、美國推行產學合作計畫
鄰近的韓國因長期受儒家思想影響,社會普遍重視人文教育,比較忽略實用技術教育,也經常出現重考大學的學生參加補習班的情形。為了調整上述情形,1970年代以後韓國修改「產業教育振興法」,推行產學合作計畫。到了1980年代更提出「一人一技運動」,鼓勵學生接受技術教育,即使普通高中學生也選修相關技術課程。到了1990年代維持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5:5的比例,將部分普通高中和綜合高中普通科改為加強技術教育。而後歷經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卻因有良好的產業政策與教育架構,迅速掌握未來市場動向,發展電腦遊戲產業、戲劇創意、資訊設計等,讓部份大學予以轉型,畢業生有了新的出路。

至於一向主張以綜合高中容納學術與職業人才的美國,近年來發現這樣的制度,不但無法減少高中生因學業上適應不良而中輟的比率,也影響原本高中生接受職業訓練、獲得一技之長的機會,於是美國東北角如羅德島州政府開始恢復職業高中,大力充實其學校設備、加強與各行業的合作與實習,希望藉此吸引一些不擅長抽象思考、喜歡動手操作的學生加入職業高中行列,提早作未來就業準備,而非在一般綜合高中虛渡光陰。

全盤檢討當前人才培育政策
從以上國家的經驗看來,解決大學培養人才過剩、畢業生失業問題的重要關鍵之一,即在於維持一個良好的技職教育體系,尤其不能因普通大學數量的膨脹,就減少或削弱技職體系,相反的更重視維持兩者間的平衡發展,同時加強中小學階段學生的性向試探與職業陶冶。相對於國內十年來廣設高中大學之後,高職與專科無論在學校數量或經費上都在減少,影響整個技職教育體系。如同世界銀行對若干國家高教發展過快的警告,認為大學的快速擴增必須顧及市場需求,否則將產生資源過剩、人力供需失調等後遺症。以我國十年來的教育發展來看,大學人數大多增加在文科人才,但台灣社會各行業中空缺人數以製造業最多,批發及零售業居次,其次為營造業,三項行業近年約缺12萬多人。相對之下服務業以及金融保險業空缺出現嚴重的高學歷、高失業率的問題人數只有6萬多人。至於高科技產業空缺人數只1萬人左右。

由此可見,國內廠商經常出現有工作職缺,但找不到適當人選,甚至學歷太高不予聘請的情形。若進一步在各種學歷的失業情形比較,以今年8月為例,大學生找到工作比率僅46%,比碩士生與專科生都低。而長期失業者(期間達1年以上)之學歷分佈為國中及以下27.5%、高中(職)35.8%、大專及以上36. 7%,高學歷失業的情形超過了其他學歷層的民眾,尤其以近年來培養了近3萬位博士的失業比率最為嚴重。從以上數據可看出,台灣仍有許多行業大量缺人,這方面其實與整個社會不重一技之長(包括黑手),近年教育政策對於中小學職業教育陶冶與紮根工作、技職體系仍有努力空間。目前國內年輕人一方面缺乏一技之長、不願屈就製造與營造業而難以就業,一方面只能大量引進外勞的矛盾現象。面對上述難題,其解決層級不能僅止於各大學的發展規劃或轉型,更需要需由行政院召開各部會(包括教育、人力、經濟、內政及外交等部門),邀請高中職與大專院校代表、甚至企業與社會人士,全盤檢討我國當前中高級人才培育政策。

論文及著述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