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競爭力論壇 新人新局新希望
金融海嘯中的台灣教育
周祝瑛 教育組召集人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一、當前台灣教育的三大難關
(一)觀念
升學考試觀念仍深
政治主導教育
(二)資源
教育資源的緊縮與M型發展
(三)人口
出生人口不斷下降,教育質量的兩難取捨
二、教育政策與民意的落差
(一)高中九八課綱在諸多爭議下依然強行過關
(二)招收陸生與承認大陸學歷 疑慮重重
三、如何突破教育中的金融海嘯
(一)教育願景 要說清楚
(二)優先順序 需講明白
(三)教育新氣象 必須樹立
補充資料:
壹、「台灣為什麼重要?」SWOT 分析
一、優勢(Strength)
廉價勞工、 西方價值與亞洲文化、全力以赴的性格,讓台灣企業進入大陸,成為大陸發展的關鍵力量。
二、劣勢(Weakness)
「電子王國」仍停留在代工階段、將市場及品牌委外給全世界、學校教育過於呆板、缺乏靈活與創新。
三、機會(Opportunity)
技術開發、創造自有品牌、尋找新市場、拓展附加價值、力求國際化、善用國際人才
四、威脅(Threat)
產品價格受擠壓、晶片優勢已備受威脅、生產不留台灣。
貳、教育環境的嚴酷考驗
根據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的《2007∼2008全球競爭力報告》,影響外資前來台灣投資的負面因素,包括:大學管理學院的品質、中等教育的入學率、國內擁有特殊專業的研究與服務、員工的訓練程度、教育制度的品質、學校網路普及率、等方面都是有待加強。若加上前面所提的我國政府效能與金融競爭力不足的情況下,教育政策與經費的不足更是讓國內教育發展雪上加霜。
一、國際挑戰
(一)學習方式的革命
什麼是台灣下一代的核心價值與關鍵能力?我們能否成立一種為適應未來、不給標準答案、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新式高中」?
(二)大陸台商與區域經濟組織
中國大陸崛起對台灣社會的生產與消費結構影響深遠。經濟牽制與外交孤立,台商競爭力也有逐漸被邊緣化以及面臨被迫離開中國大陸的隱憂。當前台灣年輕人常識不足、國際觀缺乏的情況,如何因應台灣未來布局全球、因應國際劇烈競爭的發展?
(三)面對台灣專業人才不足的挑戰
我國教育部門與產業部門的人力供需出現嚴重的落差,以2007年國內163所大專校院130萬學生的規模(錄取率達90%),每年大專畢業生30萬餘人,但畢業的青年失業人數約13萬人,教育體系與產業需求人才落差頗大。專業人才不足,科技和管理人才危機亦是一大隱憂。
(四)學生國際競賽成績優良,但閱讀風氣不佳
在國際學業成就評比如PISA 和TIMSS中顯示愈來愈多的學習雙峰現象,台灣的教育可以培養出考試很厲害的學生,但年級愈高,學習興趣愈低,閱讀課外書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在各行各業的傑出人才不多、專業人才也有不足的隱憂。
(五)教育部門回應力有待加強
從國際上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各國政府都面臨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而必須教育部門改組,尤其是教育政策如何免於受到不同執政黨意識型態的左右,為一大挑戰。
二、面對的國內憂患
(一)升學壓力是家庭痛苦來源之一
(二)師資結構改變,學生管教困難
(三)直升機父母增加,品格教育受忽略
(四)少子化、新移民子女與隔代教養所帶來的衝擊
參、台灣教育的SWOT 分析
一、教育的優勢
(一) 教改之功為帶動全民關懷教育、改革的願景與理想獲得家長與老師的認同、加速教育與學校現場的變動。
(二) 具有重視學歷的文化傳統,人民重視教育,家長願意投資在子女身上。
(三)具有良好的天然環境,可以當作豐富的地理教室題材,交通便利、資訊發達、臨近中國大陸。
二、教育的劣勢
(一)政府財源緊縮,教育投資不足與缺乏效率
多年來我國的教育經費(公與私部門合計)占國民生產毛額(GNP)維持在6%至7%之間,在比例上不亞於先進國家,但由於整個預算制度的問題,包括《預算法》以及《財政收支劃分法》中對地方預算編列的限制,教育預算被其他項目大量灌水,教育人員人事經費所占教育預算比例過高、立法部門干預預算執行,以及地方首長挪用教育補助款等情況,造成中小學各校可使用的經費幾乎微乎其微。尤其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數量上急速擴展,但資源卻無法相對擴充,以至於政府對各大學的補助逐漸減少。多年來我國大學學生單位成本均遠低於日本、香港、韓國等大學,甚至比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重點高校還少。
(二)各級學校正常預算遭壓縮,配合政策才能生存
從1999年《財政收支劃分法》修訂,隔年《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公布施行後,教育部的特定教育補助款轉為撥入行政院的一般補助款,政府雖將中央補助地方的教育費用編入統籌分配款中,但由於沒有指定項目,有些補助款使用彈性過大,教育補助款遭挪用。
(三)中小學基礎建設嚴重不足,教育品質堪憂
與國外先進國家的教室相比,我國可使用的經費太少,中小學教室因普遍缺乏維修費用而顯得蒼白,甚至校舍與廁所衛生條件欠佳。
(四)M型發展、弱勢子女難以翻身
偏遠地區中小學都因為經費資源缺乏、師資不足與不穩定、學生缺乏動機等而導致學校難以提昇有效教學,加上政府對偏遠教育的補助缺乏明確的政策,統籌分配款全憑各縣市首長對教育重視程度之不同,經費使用上彈性增大,偏遠地區的教育補助反而更形弱勢。
三、教育的機會
(一) 在國際化歷程中,歐美國家興起華文熱,藉此可以向全球推銷台灣教育經驗,尤其在一些國際學童學業成就計畫中(如PISA等),台灣一向表現出色,可以與其他華人世界或儒家文化圈合作,進行一連串的研究,進而推銷中華文化與正體字。
(二) 在規劃十二年國教時,需考慮到中學階段的六年課程銜接與高中職免試升學,藉此導正過於激烈的升學主義。
(三) 提昇技職教育體系的社會地位,
(四)大學愈來愈國際化,包括外籍學生人數的增多,台灣交換學生的機會也大甚至將台灣技職教育向東南亞與大陸輸出。
四、教育的威脅
(一)十多年教改造成的後遺症:改革方案多學自國外,也未先做可行性評估追蹤:教育人事變動頻繁,促使政策倉促上路,急於求功效。
(二)政治因素介入教育改革的過程,包括大專院校的升格改制、教科書的內容修訂等,都受到政治力量的干預。
(三)教育主管部門本位主義嚴重,彼此間缺乏有效的聯繫與統整
(四)教育主管單位與政府受到選舉影響,地方教育局(處)長等人員流動性過高,導致政策前後無法連貫,甚至發生相互矛盾情形。
(五)過多重形式化的政策,缺乏完整的配套措施與評估機制、有宣傳,但完全無配套措施。
(六)國家定位不明、教育願景缺乏:由於兩岸關係與外交孤立的難題,導致近年來政府推動本土化政策,但也造成下一代偏安一隅、忽視國際社會與事務的心態。
(七)升學壓力未減,品格教育不受重視
十年教改希望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壓力,但理想並未達成,許多學校教學運作仍以升學為導向,考試、排名、惡補、體罰依然存在,品格教育亟需加強。
(八)中小學體能不佳問題有待正視
國內中小學生愈來愈多以靜態活動為主,體適能也愈來愈差,台灣大學生的體適能成績甚至排名亞洲倒數第二,比日本落後甚多,只超過香港。近視年齡層下降,青少年長期睡眠不足。
(十)面對中國、印度人才的崛起競爭
目前全球的華文熱其實是簡體盛行的結果,台灣正體字的地位受到嚴重挑戰。國內一流大學的教授與專業人才屢被中國、香港挖角。
(十一)人口少化的威脅
近十多年來大專校院的數量增長過快,嚴重供過於求,但另一方面國內人口出生率卻在逐步下降,預測18至21歲的青年人將從2002年的152萬人,減少到2011年的129萬人;10年減少23萬人,顯示台灣的年輕勞動力供給量將大幅減少。但大學數量擴增,教學品質卻日漸下降,出現了辦學者搶教授的怪現象,如由專科升格為大學的70多所學校中,私校占了四分之三以上,為彌補師資力量,不惜用加薪、多給研究費、付簽約金等模式,延攬退休或在職的國立大學教授。這種挖角、跳槽現象不利於提昇整體教育水準,又助長了一切向錢看的風氣。
其次是大學多、入學機會大,入學後又缺少努力向學的動力,所以整體素質在下降中,求學認真的態度、專業知識、能力比10年前退步。另外,基層的技職人才因廣設高中、大學的政策而偏廢。升學考試制度的設計也備受質疑,如:國中基測原不考作文,國三下學期幾乎成了考試和入學申請的旺季,影響正常的學習。而大學學測只考高一、高二的範圍,高三下幾乎是辦理各種升學手續的熱季,影響正常教學品質。更重要的是上述入學考試為了遷就電腦閱卷,試題內容多數以選擇題方式呈現,影響學生的推理、運算與文字表達能力。
摘自 台灣教育怎麼辦?(2008,台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