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數量擴張現象,看我國大學貶值的問題

 

                                                     周祝瑛 政大教育系教授

 

   近年來,由於失業浪潮的影響,造成研究所在國內蔚為風潮,許多大學四年級學生寧願選擇延畢(延後畢業)來準備研究所的考試;近日報紙也報導出某國立大學畢業的留美碩士,淪為街頭開資源回收車及計程車的個案,受訪過程中,這位先生並指出,個人高學歷的就業困境,除了因社會不景氣,也與近來十年國內高等教育急遽擴張有關。看看最近教育部公布的大學院校數字,從七十九學年度的四十六所增加到九十一學年度的一百六十三所,短短十二年內即增加了三點五倍,目前仍有16所學校正在申請籌設當中,且其中大多數是由原來的高職、專科和技職院校升格而來。至於研究所也在這兩年內一下子增加四百九十五所。在高等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不但每位大學生所分攤到的教育經費逐年下降(例如:目前不到十年前的三分之二),在各校之間科系重疊性過大,師資水準與教學設備等條件有待提昇、改進的情況下,再加上國內近年來產業結構面臨重大調整之際,於是「高學歷、高失業率」和「學非所用」的情形愈來愈普遍,家庭和政府所投入的教育成本和回收效益將愈不合比例。

 

   雖然近年來,大學急遽擴張與政府回應社會要求廣設高中、大學有關,一方面為了減輕學生升學的考試壓力,另一方面滿足社會上對於「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需要。於是政府在新增大學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讓已有的專科學校改制技術學院或學院升格成大學,形成短期內學校數量大幅提升的現象。有人形容近十年來平均每四十天增加一所大學,每縣市有七所大專院校,甚至出現比若干地區的高中職學校還多的不尋常現象。結果一來,不少大學為了招攬和留住學生,不但入學門檻逐年下降,在校的教學水準也儘量配合最低要求,避免當掉學生,以免生源流失,學校經營困難。最近筆者有機會訪問若干專科學校升格為技術學院的教師,許多人表示:過去五專、二專時代的學生素質和學習態度,往往超過現在的「大學生」,一方面專科時代學生個人就業定位清楚、學習較有方向、態度上也因為學校嚴格把關而顯得較為虛心與用功;然而到了學院階段,一來由於學校要留住學生,許多原來的把關措施一一解除,二來許多原本在高中、職階段學習成效不佳或性向不符的學生,反而在大學院校擴充之下,盲目地進了一所「可以讓自己變成大學生」的學校,於是管他程度是「X2Y2=(XY2」也好,「√5+√7=√12」也好,反正每學期教學費,上上課、打打工就可以四年畢業。至於拿到大學文憑之效,「學力」如何?就業市場怎樣?個人生涯規劃怎麼走?都不是上大學的考量。難怪目前針對國內人力主管的調查顯示,百分之四十一的企業優先考慮聘用碩士,百分之九十一的企業反映大學生素質逐年下降,尤其在學習意願、外語能力和國際觀諸方面,都較大陸大學生落後。諸如此類現象,如何不令人憂心。

 

   因此,在不景氣的年代,如何激勵國內大學院校提昇在校生的素質與能力,進而協助成人進行回流教育、增加行業轉換的競爭力,應為刻不容緩。至於國內大學的校數、規模與類型是否應及早有所規定?尤其對於辦學部家或需要轉型的校、系、所是否應有所規範,甚至訂定停辦機制?否則如同上述留美碩士所言:「讀完大學不一定有計程車開」的情況出現,則「大學擴張」而導致「大學貶值」的後遺症,恐怕全民都要付出沉重代價。

 

回其他發表 |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