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氣中的大學教育新思維

 

                                                周祝瑛 政大教育系

 

 隨著全球性金融海嘯的襲捲,國內近期失業人數可能突破50萬,受影響人數將衝破一百萬大關!其中「隱藏性失業問題」,包括:派遣、兼差的「非典型就業」,以及「無薪強迫休假」的「非充分就業」等狀況都愈來愈嚴重,連日前金融業、科技業、觀光旅館業也都大幅裁員,導致就業博覽會出現了高學位如碩士等也來尋找低階服務生的景象。面對當前台灣「新三低」:低利率、低薪資、信心低潮的時代,還在學校中的大學生有何因應之道?能否在「景氣深淵深不可測」的時刻殺出重圍?培養另類且是就業職場所不可取代的技能?的確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許多大學教授都感嘆這一代大學生,不論是在企圖心、外語能力、甚至在國際視野及接受挑戰的挫折容忍力上均有明顯大幅下降。許多選修課程只要是內容較多、份量較重、甚至教授要求分數比較嚴格,就會面臨選課人數不足或是教學評鑑分數不佳的命運。原因是不少大學生希望求高分,最好是上課時教授在上面講說,學生們在下面聽,不必課前準備,課堂不用點名,又可以拿高分輕鬆過關,這樣的情況在校園中屢見不鮮,結果畢業時空有一份漂亮的成績單,該有的基本功力嚴重不足。

 

其次是大學生不懂得、也不喜歡發問,在課堂上很少有同學可以有系統的提出問題,願意打破沙鍋問到底,甚至挑戰教授的說法,願意去把問題弄清楚!當然這不能只怪大學生本身,畢竟國內的教育環境,尤其是國中基測、大學學測與指考等重要升學考試,依然偏重選擇題形式,導致中學階段的學習仍然停留在知識片段的記憶與反覆練習,加上學生課外時間塞滿了補習與家教,嚴重缺乏閱讀課外讀物及真實生活體驗的機會,造成很多學習流於抽象、背誦的假學習,少有邏輯訓練與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普遍而言,大多中學生都習慣於標準答案式的學習,缺乏追求知識的熱情與探究問題的興趣。養成這些習慣之後,到了大學的課堂上,反而對大學教授沒有標準答案式的分析與批判感到相當不適應,常常不會發問,希望繼續單向接受老師的講授。

 

更遺憾的是另一方面,在大學錄取率攀高不下的情況下,許多原本不適合進入傳統大學的學生也在「寬進寬出」的情況下進了大學,而許多學校在升格迷思中,從技職升格為大學,但體質上並未因升格而調整辦學方針,也缺少因大學窄門敞開而引入更多元的學習方式,反而為了留住大學生而降低標。加上各大學在教師普遍被要求做研究、發表論文、甚至一律要讀博士的壓力下,這些原本需要大學進行額外補救教學與生涯輔導的大學生,反而被輕易的放水過關,沒能在四年中找到個人能力的定位與職業生涯的目標。

 

    如果說大學教育是社會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推動經濟景氣的重要生力軍,那麼當前我們的大學該如何在不景氣中逆向操作,讓大學生面對社會現狀而能異軍突起呢?台灣能否出現如微軟中的的比爾、蓋茲與的雅虎楊致遠?甚至下一位王永慶、張榮發與郭台銘在哪裡?我們的大學甚至中小學,能否提供孕育上述人才的土壤?讓我們從培養學生發問的習慣開始吧!

 

回其他發表 |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