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下的高等教育: 何去何從?

 

 

  去年由國內全國教師會、教育會及全國家長聯盟等十多個團體,所舉辦的十六場教改總體檢論壇中,逐一體檢十年教改下的各級教育問題,其中問題最嚴重、也直接牽涉到我國競爭力的為高等教育。與會人士一致認為國去十多年來的高教擴張到政策,已使得台灣的大學很快進入飽和市場,這一代大學生將面對質量發展不均衡、就業市場困難等問題。加上人口數逐年銳減,部份學校在招生不足的情況下,將會被迫關閉、退場。

 

 

第七場新聞「十字路口下的高等教育:從大學院校58所到145所的迷思」

敬邀  蒞臨出席!

日期:2006/4/20

本週六首度「總體檢」高等教育:陣容堅強、不容錯過

l         當年推動校園民主與大學自治不遺餘力的先驅台大賀德芬教授,看她如何剖析台灣近十五年來大學在法令規章甚至大學理念的發展與影響;

l         前聯合大學校長、今清華大學王俊秀教授,是少數在國內大學一片追求卓越聲中保持清醒的校長之一,看他如何透過擔任聯合大學校長期間追求大學本質,認清本身定位與建構優質校園的用心;

l         在近年來在五年五百億、大學法人化浪潮聲中試圖力挽狂瀾的交大李威儀教授,讓他告訴您國內外大學教育的轉型經驗。

 

 

回顧當年政府回應民間四一訴求

十二年後的今天,在「廣設高中大學」的浪潮下

今日台灣的高等教育

無論在校數或人數上,皆出現前所未有擴張現象

 

然而,

「技專校院改制與升格」、「大學生(研究生)滿街跑」、

「大學文憑貶值(大學生程度上的嚴重落差)」、

「企業大嘆用人困難」、「大學教師過勞問題」

似乎成為今日國內大學的寫照

道盡許多老師、家長與學生的憂愁與無奈

 

就在市場化波瀾紛紛將上百所大學院校推向追求卓越

卻又要搶食政府五年五百億特別預算大餅

高教資源遭空前嚴重稀釋

大學殿堂瀰漫「SSCISCI症候群」的同時

是否有暇帶好每一個學生?

令人不禁想問: 追求世界一流大學

究竟是理想  還是幻境?

是適性  還是扭曲?

國家未來競爭力在哪裡?

 

本週六  再次邀請您

以開明、公義、品質、效能四大主軸

 

從法令、經費、與第一線經營角度

檢視台灣高等教育

究竟該駛向何方

 

一同對話、反思、再出發

 

 

 

危機中的高等教育:追求大學卓越? 還是邁向人才浪費?

    國內十多年來「廣設高中大學」,卻無法真正「落實小班小校」,出現教育頭重腳輕不正常教育發展現象。從數量來看,我國近十二年來高等教育發展,無論從校數或人數上,都經歷前所未有擴張現象。大專院校學生人數從民國八十四年的三十一萬五千人,到民國九十三年八十九萬五千人;大專院校校數從民國八十四年六十所到民國九十三年一四五所。

   

    然而,其中七成左右為私立校院,在高教大餅有限的情況下,幾乎每一個學生投資數都大幅下降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高等教育市場化、商品化、甚至階層化的情況日益明顯;「高學歷、高失業率」的情況已經瀰漫各大專院校,大學生的就業機會一年比一年困難。同時,家庭對於高等教育負擔也比以前更加沉重。

 

    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二00二年,在台灣高等教育史上是特殊的一年,在這一年中,不但國內的高等院校校數高達到一百三十五所,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無論在校數上或人數上前所未有的擴張,其次,在教育部政策的導引之下,國內的高等教育出現了所謂的合縱與連橫的趨勢,換言之,在二00二年初,教育部通過推動大學整併的計畫,其中分成校內整合與校際整合兩種模式,在校內整合方面,鼓勵國內學術領域齊全的研究型大學,進行校內單科整合或者是跨學科整合,至於校際整合則可分為,學校與學校之間設立跨校的研究中心,或者成立大系統,甚至進行大學合併三種方案,在校數的校內與校際整合的模式當中,以校際整合中的成立大系統 最受歡迎,也是這一年當中,各個學校進行合縱連橫的最大趨勢,那就是,在二00二年三月以來,陸陸續續有幾個所謂的大學系統成立,包括由清華大學、交通大學、陽明大學、中央大學等成立的聯合大學系統,繼而由台大、成大、中山、政大所結合的台灣大系統,第三個由台灣師大、臺北科大、中正、中興大學的台灣綜合大學系統,以及除了師大以外的國內十所師範院校所結合的台灣師範聯合大學系統系統相繼成立,而這些大學系統 的紛紛成立,主要的概念,是希望學習美國的加州大學系統,透過大學的整併,能夠達到如同加州大學系統 一樣,增加學術聲望而提昇國內大學的競爭力,至於為什麼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當中,過去談了十多年都無法進行的大學整併問題,卻能夠讓大學系統 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如雨後春筍般地成立,當然引起了許多的爭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為政策的引導之下,提供了相當優渥的補助經費,高達二十八億的新台幣來補助這些所謂的大學結盟工作,因此有人質疑,這是不是一種大學院校為了擴增資源的一種所謂的搶錢的風氣,而且在這過程當中,是否有一些漏併的國立大學會遭遇到邊緣化的可能,至於私立大學的發展情況,則又是未定之天了。

 

其實近五十多年來,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在過去幾個時期當中,從未有像目前一樣的高度的膨脹的情況,這裡頭除了政策上開放,尤其是所謂的第二條高速公路的技職院校的升格之外,還有跟社會上對高等教育的需求量日增有關,不過在整個高校擴張的過程當中,卻始終未見台灣的高等學校,尤其是大學,足以提昇到與世界競爭的地步,畢竟面對二十一世紀的知識經濟以及加入WTO的的挑戰,為了因應時代的潮流,各國莫不努力去提昇大學的品質,甚至追求卓越,而台灣地區的大學,在這五十多年來的經營之下,到目前為止,究竟有多少學校能夠在這個所謂的大學整併的推動政策之下,能夠達到資源整合、重點集中的這樣一個方式呢?其實,可以說是值得各界的懷疑。

 

    根據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劉念才等,2002),近十年來中國大陸 的大學也在進行所謂的二一一工程以及高校整併的工作,其中主要就是為了希望能夠透過學校的整合、資源的整合,或者是校際之間的整合,能夠達成提昇大學競爭力的方式。根據上述的研究指出,目前來講,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處於全世界大學體系的兩百名到三百名之間,而其他大陸的大學,如浙江、西安交大、上海交大等,排名在全世界的三百到五百名之間,大陸清楚地知道他們離世界一流的大學差距仍然很遠,最主要是表現在諾貝爾獎的得獎數,naturescience論文、科學研究經費上,還有博士培養的比例上,還有研究生當中,外國留學生的比例等等,都與世界 各國差距甚遠,至於台灣地區,究竟我們離世紀一流大學距離還有多遠,在目前為止並沒有量化上的顯示。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究竟台灣的大學追求卓越,其希望達到的目標是與世界一流大學相評比呢?還是培養出本身的特色呢?這裡頭值得討論。

 

我國高等教育大幅膨脹,四年制的大學數量從一九八七年的三十九所到二000年的一百二十七所,高等教育的在學人數在同學齡的就學人口,從一九八七年的26.16%到二000年的68.42%(教育部,2001)。短短十年間,大學教育從菁英變普及,大學與學院從原來的六十七所變為一四五所(如果加上專科則為一六二所)面對上述大學數量大幅增加,尤其是教育資源逐漸短缺的情況,教育部於是提出了推動研究型大學、大學整併的計畫,參考美國加州高等教育的Master Plan,組成聯盟,希望獲得資源來發展各校的特色。然而,台灣是否適合參考加州高校的系統呢?台灣所要培養世界一流的大學究竟該朝什麼樣的方向前進呢?這些部分都是值得進一步再考量的地方。另外有一份研究(符碧真,王秀槐,2002)指出,台灣的高等教育是否以美國的高等教育發展為參考,還是應該考量與我國人口、面積、資源情況相近的若干如西歐的小國、或是以色列等國家,來做為我國的參考呢?這個部分也是值得我們考量,尤其是在進行大學整併計畫當中,大學的合縱與連橫,所要進行的目標究竟在哪裡呢?值得我們進一步再去深思。

 

短短十年間,大學教育從菁英變普及,大學與學院從原來的六十七所變為一四五所(如果加上專科則為一六二所)

日前放榜的大學入學分發錄取率高達前所未有的九成一,學界聞訊充滿憂心;當平均每科只要十七分就能進大學、畢業卻找不到工作,台灣教育改革走了十年,高等教育數量是多了,但品質顯然不符社會期待。當然,分數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價值高低,但學校是否努力因材施教、造就學生,卻是教育的核心價值。台灣的大學教育如果搞到所謂「後段校」和「放牛班」,孰令致之?值得教育界深思。今年大學錄取率近九成一,平均一科不到廿分就有學校可讀,學者昨天指出,台灣高等教育「量高質低」,念四年要花百萬元以上,失業率卻逐年增加,投資報酬不成比例。台灣省教育會和重建教育連線昨天上午舉行教改總體檢座談會,討論主題是「量高質低的高等教育」,省教育會總幹事王玲惠指出,民國八十七年以後大學大量增設,當時大學生近四十一萬人,去年已達九十四萬人,七年就增加一倍多。王玲惠表示,台灣在二○○三年時每千人有五十一人受過高等教育,比日本多了一倍,但是競爭力卻不如日本。 教育部資料也顯示,大學學歷以上人口的失業率從八十九年的百分之二點六七,到九十四年增為百分之四點二三,大學畢業對找工作並沒有加分。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說,現在的大學生對國家社會事務反應冷漠、麻痺,但會花二、三天去排隊參加某類興趣的活動,再這樣下去,政府「只是製造大批台勞」。 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指出,台灣的大學教育是昂貴教育,許多家長卻將小孩念大學視為唯一目標,但培養的學生品質差,投資報酬率低,值得家長三思。周祝瑛表示,她去年針對近五千名學生所做的網路調查發現,一名公立大學的學生四年花費要一百萬元,私立大學要一百卅萬元,且有六成的學生必須離家到外地求學,生活費較學費還要多出二到三倍,也因此有二到三成學生要申請助學貸款,一畢業就負債。周祝瑛強調,不少大學生抱著「玩四年」想法進大學,到了大四為了不想工作,不是考研究所,就是設法延畢,念大學是為了什麼,沒幾個說得清楚、也沒有能力出社會工作,台灣的高等教育,問題大了!

 

現行獎優計畫已出現幾種狀況,包括對技職不利、對人文科學不利、對私立大學不利等,加上因為少子化新生兒的減少,學生來源問題已浮現,今年出現18分入學只是冰山一角,他預估這類問題幾年內絕對會更加嚴重,所謂M型大學出現是遲早的事。

黃榮村表示,這些問題已出現端倪,教育部應及早提出辦法因應。教育部政務次長呂木琳表示,預計在99年度研究型大學的比例將會達到10%,而私校因為遭到排擠會出現的退場問題,法源之一的私校法將有更多的誘因讓學校轉型,希望能夠在這個會期通過,讓私校退場有法源的依據。

鼓勵博士後研究

博士生失業問題也成為討論焦點,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劉兆漢認為,目前研究生太多,大約有8成博士生選擇教職,他建議各研究型大學應務實擴大發展博士後研究或是提供相當職位工作機會。

劉兆漢指出,博士生出路包括教書、產業研究、創業、博士後研究等,但教書職缺有限,他建議各研究型大學可擴大發展博士後研究或是相當職位工作機會,例如中研院可大幅增加博士後研究人力,讓博士畢業後再一次篩選,多24年成熟時期,增加進入各類型大學任教機會,也可到國外研究型大學或是機構等任職。另外,研究型大學及中研院應積極提供機會,讓非研究型大學中任教者也能參與前膽性研究。

 

    現階段由於國內大學教育的快速擴充,引發了兩個令人較憂慮的現象;其一為技職教育體系的動搖,過多高職與專科學校畢業生,一心致力於升學或插班大學校院,使得原本為就業市場規劃培育的技職人力流失,另一為近年來台灣地區高等教育畢業人數激增,加上留學國外學成歸國人數遽增,就業市場無法吸納,引發社會上對「高學歷,高失業」以及教育投資效益的疑慮。但從國內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社會上對於接受高等教育的意願與需求依舊存在,升學壓力迄今仍無法完全紓緩,大學教育勢必顧及「普及化」的需求。而傳統上將學歷與就業完全結合在一起思考的觀念,隨著社會的轉變,必須加以調整。但在調整過程中,對社會所產生的負面衝擊,仍需審慎應對。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經費短絀下,高級人力培育的擴充,勢必導致資源排擠的效應,如何兼顧提昇高等教育學術水準的目標,遂成為教育規劃或決策過程不能不思考的問題。故未來大學教育人力培育的規劃,必須掌握更彈性靈活的策略,以兼顧整體資源的運用,社會的需求及市場的機能。

 

  

   基於上述理由,本文希望透過以下章節的探討,瞭解究竟台灣的大學所謂的校內、校際整併的方式,是否與國際的高等教育改革趨勢接軌。另外,從各國的進行大學整併的過程當中所獲得的經驗,是否可做為台灣的參考呢?也是本文所希望達到的目的。尤其是各校在高校整併過程中,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進行這樣的整併工作,而整併過程當中又發生過哪些問題可以做為我國的參考。那麼整併之後的評估,是否真的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競爭力等等,也是本文當中希……………???

 

    教改總體檢論壇」推出本週強打主題:「十字路口下的高等教育:從大學院校58所到145所的迷思」,將於本週六(4/22)上午900-1200 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公誠樓二樓第三會議室舉辦,會中將邀集教育部高教司、各大專院校教師(校長)、大學生與社會人士等各界關心教育的朋友們共襄盛舉。免費入場,大會並備有教師研習時數;會中更開放與會大眾與台上交叉對談,希望對教育進一步認識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了。

 

教改總體檢、大家一起來:對話、反思、再出發】活動一覽表

日期

主題

名稱

主持人

與談人

4/22(六)

高等教育

十字路口下的高等教育:

從大學院校58所到145所的迷思

林安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文系教授)

 

賀德芬(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教授)

王俊秀(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

李威儀(國立交通大學子物理系教授)

 

l         線上報名:http://163.20.78.133

l         E-mail報名:請寄至iaezcpc@nccu.edu.tw 或至http://163.20.78.133/SignUp/SignUp2-1.asp?hid=2上網報名

(請註明報名教改總體檢論壇;並附上您的姓名.單位.聯絡方式及參加場次)

 

歡迎各界踴躍報名參加!

 

                 教改總體檢論壇  敬邀

     中華民國中宗社        中國教育學會

          千代文教基金會    台北國際法律事務所   

     台灣省教育會     台灣教師專業發展學會

        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

          全國家長教育協會   全國教師會

          重建教育連線          新竹市教育改革協會

 

2006.4.20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