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評鑑如何為指考十八分學生創造價值
周祝瑛 台灣競爭力論壇教育組召集人暨政大教授
日前大學聯招會為了今年指考十八分就可以錄取所引發的社會批評效應,擬設立入學最低門檻,引起了許多私立院校的不滿與爭議。聯招會希望提升大學入學標準的用心本無可厚非,只是近十年來廣設高中大學的結果,不但教育資源被稀釋,學生素質未提升,原本的技職系統也因紛紛朝向升格為大學或技術學院而被打亂。加上少子化的壓力即將到來,在粥多僧少的情況下,大學錄取比例年年上升,最低錄取分數也越來越下降。其後果是大學文憑整體貶值化,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延畢與投考研究所的人數大幅提昇等。因此類似聯招會設立各校入學最低門檻的構想,恐怕只能治標, 無法真正達到治本的目的。
其實真正需要檢討的除了是大學數量與升格政策外, 最近各地在陸續進行的大學評鑑制度也不無問題。當初十年教改中所倡導的高等教育多元化等理想,不但尚未落實,反而有朝向單一化、一元化之嫌。儘管國內高等教育的類型不少,有四年制普通大學,有四技、二技及五專等。然而近年來的高教制度出現所謂 學術游移 現象,許多學校為了校譽與招生,紛紛以改制、改名為職志,甚幾年內從高職升格為大學的三級跳不在少數,其中不乏私立學校。於是主管機關只好祭出評鑑或退場機制,結果又造成各校(尤其是短期內升格的學府)特色盡失。許多升格改制之後的學校立即從事大幅人調整,甚至規定要原本重視教學的講師們去唸博士、發表論文、申請研究計畫(有時接不到只好與廠商造假或自掏腰包,繳交學校管理費)。至於教學與學生輔導角色反而淪為次要,甚至在技職院校中大量引進擁有博士學位、卻從未有過技職經驗的教師,如何去從事學生實用技能或就業輔導?另一方面,有些學校為了保障招生數量,上課不敢嚴格要求,又對那些已招進來、卻是興趣不符、意願低落、中小學階段學習挫折的學生,因非大學評鑑的重點,只好放水,反正國內大學生淘汰率本來就不到2%。
其實上述這些問題早已不是新聞, 然而卻由於國家教育政策導向,加上各種人為因素,原本不同類型學校的特色不見了,加上面臨現實大學評鑑與學生來源的壓力下,教育的多元與活潑樣式不見了,因材施教、誨人不倦的教育精神也不再予以強調。許多大學在九月開學後將面對更多指考一、二十分的大一新生,在現行的大學院校評鑑制度下,有哪所學校敢拍胸脯,提出今日十八分、四年後二十八分、五十八分、甚至是八十一分的大學生品質保證? 誠如日前郭台銘先生, 這位當年只能讀專科的畢業生,捐贈給擁有上千位博士的最高學府一百五十億從事癌症醫學研究,是否出現相當發人深思的對比?也讓人不禁懷念起當年那些考不上大學、但很苦幹、很認命學習的專科生? 那個時代的專科教育為國內培養許多優秀人才,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那我們這一代的大學呢?
因此,在面對國內大學新生水準差異愈來愈大的同時,大學評鑑是否有注意到各校起始點的不平等?是否能考量到各類大學學生的差異程度?是否重視透過因材施教而產生「創造價值」 (value-added)?亦即在面對能力、素質與性向迥異的大學生,設計另類的教育內容,透過四年時間去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創造新的成長動能,包括協助類似十八分的學生尋求個人生命的價值,重新擁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如此透過各類學校不同的辦學指標所進行的大學評量與退場機制,才能具有實質的意義,才可為國內高教注入新的希望,為中小學校指出升學主義的迷津。
創造價值企業界能, 教育界為何不能?如果大學指考十八分的學生, 四年後能有所改變,並且列入大學績效評鑑範圍,那麼第一志願大學與後段志願學校才有可能擁有各自的施展空間與特色, 也才有公平競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