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評鑑之後

 

       周祝瑛   政大教育系教授

 

日前高教評鑑中心公佈了2008上半年九所公私立大學的評鑑結果,雖沒通過率超過八成九,卻出現高達42個系所班制列為「待觀察」名單,其中不乏口碑不錯的政大、清大、實踐與開南大學等系所,讓人跌破眼鏡。教育主管單位表示,如果下一次評鑑未通過的話,這些大多為專任教師嚴重不足與辦學目標不夠明確的系所,恐將就會面臨關門的命運。

 

國內的大學評鑑以往都委外進行,到了20067月才開始由財團法人高教評鑑中心負責,以系所為主。此次評鑑項目分別是「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研究與專業表現」及「畢業生表現」共五項,透過系所自我評鑑、評鑑中心實地訪談等方式進行。兩年來共完成五次大型評鑑,高達四十七個大學系所進行評估,其餘尚有三十三所大學仍在進行與規劃中。這些已完成或尚在進行與規劃中的評鑑工作,不但涉及數十萬人次大學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投入,耗費成千上萬噸的影印書面資料、統計數據與電腦建檔,甚至其中包含著若干不適合數據化與公開化的學術機密與個人隱私,還有許多被評系所師生的身心理壓力,與國內外評鑑委員的周車勞頓等諸多社會成本。若干評鑑不佳的系所也可能因此賠上社會聲望,甚至面對政府補助款被刪減或招生凍結的命運。然而問題是:在涉及如此龐大人力與物力的大學評鑑之後,我國的大學教育水準有無因此而逐漸提升?甚至原本體質不佳的大學系所因為瞭解之本身問題所在,而獲得改善的依據?只是這些問題恐怕一時之間難以獲得有效的解答。

 

筆者與多位學界同仁曾多次婉拒擔任評鑑委員之邀請,正是基於上述的疑惑:到底在這套評鑑機制下,大學系所獲益多少?誠如一位剛剛完成大學評鑑的主管感嘆:當大學為了一次又一次的評鑑而通宵達旦、開會討論、準備資料、上網建檔與布置場地等,教師們為了系所評鑑成績而拼國科會研究案業績、投SSCI期刊文章、花錢找廠商進行產學合作、甚至遠赴重洋負笈海外(包括大陸)修博士學位等。然而在耗費了如此龐大力氣進行各種繁瑣的評鑑項目而準備,還剩下多少力氣可以分給學生進行很難標準化的教學與輔導工作?還能提供多少空間,讓需要長期安靜、避免外在干擾的學術同仁進行縝密思考與研究?甚至還有多少學術主管與大學校長可以擺脫、抗拒大學被市場化、數量化與階層化的命運?

 

國內大學評鑑固然與十多年來大學數量迅速擴張、入學錄取率與缺額率節節攀升有關,可說是在近來大學品質堪憂的社會背景下產生,但畢竟台灣的學術圈太小,人情中的差序格局、校友與學術派系綿密糾葛的關係,一時很難釐清,只好盡量採取量化指標。另一方面在國內追求世界一流大學與大學卓越的政策導引下,目前各大學不分專長科系,充斥著以量化(如SSCI SCI EI指標)來排資論輩、用按件(發表上述期刊篇數)來計酬的情形十分普遍,過去所強調的學術自主與專業判斷幾乎已被完全取代。無怪乎日前來台擔任大學評鑑委員的外籍學者驚訝的表示:以前華人世界一向敬佩台灣學術界同仁能夠發揮知識份子的道德良知與社會批判傳統,可是現在卻看到許多自世界一流大學歸國的年輕助學者為趕業績而發表,甚至為了寫SSCI SCI 論文、成天關在實驗室與研究室中,不但對無心與無力於從事社會關懷,也不清楚自己未來的學術定位與人生願景!台灣學界生態曾幾何時發生如此重大的改變?

 

雖然如此,話說回來大學是否需要評鑑?我想幾乎無人會反對。但目前國內學術界從上到下仍充滿著上入量化的評比迷思,忽略各專業領域重視的學術呈現方式並不相同,甚至某些人文社會學科,其專書著作遠比期刊論文還要重要,例許多國際知名學者(如東方主義論而聞名的薩依德)就是以專書立足於國際舞台。大學評鑑如何兼顧大學教育中質與量的平衡?如何將各系所的教學與研究評鑑區分開來?如何重視受教學生的福祉,以福膺大學人才培育的終極目標?這些都需要大學與各界更精緻與細膩的反思與規劃。尤其那些已經被評鑑過的系所,可以進行對現有評鑑制度的後設研究,讓大學評鑑的功能可以真正發揮出來,讓大學自主與學術自由的精神可以重振!

 

回其他發表 |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