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周祝瑛(2008)。台灣教育怎麼辦?。臺北:心理。

請問:教育體制怎麼改?
 

    本章所指的教育體制,主要是針對高中職、大學技職校院、師資培育機構,以及升高中、大學多元入學管道,這四部分的制度來討論,以瞭解它們是如何被改變,且造成哪些利弊得失。


    從1949年以來,我國為了因應國家經濟建設發展,而實施人力規劃方案,管制各級學校的興建、辦學種類與招生數量等。如透過各個年代的獎勵投資與人力發展規劃方案,來調整高中與高職的學生人數比例,從3:7到4:6不等。到了1970年代中期與1987年,又為了配合經濟建設發展計畫,提出技職教育的改革。至於高等教育也在人力資源供需的推估下,不論數量增減或科系設置等方面都受到嚴格的管制。當時高中職的人為分流或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主要都是經由經濟部門的規劃,而非教育部門所主導。然而從1990年代教育鬆綁之後1,原來希望藉由政府的解除管制與市場競爭機制刺激下,進而提昇教育的品質,但經過十多年的運作後,教育鬆綁出現了所謂的「鐘擺效應」,高中職與大學校院的發展速度從以往高度管制的極端,走向幾乎是難以控管、近乎放任的另一極端,尤其近十多年來大量的「五專改制大學、學院」,造成大學數量或學生人數上都出現前所未有的急速擴張現象,許多問題應運而生。在教育的質與量無法同時兼顧的情況下,許多社會人士紛紛呼籲:教育既然屬於公共事務,就必須適當的管制而非任由市場所主導,尤其應以達成教育目標為優先考量,而非為其他如政治與經濟提供服務的因素所干擾2,可是近十多年來,高中與大學校院的大幅成長,卻出現了許多非教育的因素所使然,造成了開放上的易放難收等問題。


    另一方面,在同一時間內攸關我國中小學學生素質的師資培育制度也有重大變革。1994年以前師資培育為計畫培育時期,當時中小學教師幾乎完全由師範大學、師院或師專所培育,且政府依據每年全國的師資需求數量來核定各校的招生名額,可說是屬於封閉式的計畫經濟型培育方式,其長處是因師範校院招生名額有限,加上有公費待遇、畢業分發與取得合格教師資格等優勢,學校可以挑選到優秀的師範生,透過政府對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管制,長期培養、保障品質。到了1994年《師資培育法》頒布後,取代了上述的培育方式,1996年《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更提出以教育鬆綁,解除過去長期的教育管制,開放師資多元培育,讓一般大學也可以培養教師的建議3。這些改革的訴求無非希望尊重師資就業市場的競爭淘汰機制,減少政府對師資培訓的學程干預4。因此,自師資培育多元化政策實施之後,幾乎全台半數的公私立大學與技職校院都開設各類科的教育學程,一時之間吸引了許多大學生的選修。到了2004年,已有75所大學(含師範校院)設置96個教育學程,每年中小學師資培育量約1萬7千名,如此大量的儲備教師數量,再加上後來許多環境因素,包括:我國學齡兒童人數逐年下降,教師需求降低;各縣市政府財源不足,許多教師無法順利退休,影響師資供需的新陳代謝;加上高等教育擴張,經濟不景氣,就業機會減少,尋求教職的年輕人增加,使得師資培育供過於求的現象日益惡化,甚至出現流浪教師等問題5。


    至於高中、大學階段的多元入學管道,原本是針對減輕升學壓力而來,希望改變過去「一試定終身」的缺點。只是實施之後,一方面受制於國情,二方面制度上設計出現許多配套措施不足的情形,導致國中基測門檻變成分發標準,大學「多元入學」出現「多錢入學」的問題。另外由於整套升學制度多元且複雜,本文嘗試以圖示等方式,來揭開其神祕面紗。
 

  論文及著述  跋目錄